参加 2019 Python开发者日,请扫码咨询 ↑↑↑
作者 | 琥珀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Static OnePlus”?
首次看到这个网名时,激起了笔者不小的兴趣。
正如每个网名背后都有一段不一样的故事,Static OnePlus 表示,中文里的 “Yijia” 不就是英文的 “OnePlus” 吗?而 Static(静态)不也是只有程序猿才懂的玩笑吗?所以,这也是他为什么给自己起这样一个网名的原因。
这位如此调侃自己的他,并非仅是一名程序员。他真名为刘一佳,现在是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的一名博士生,主攻基础语言分析技术。
说起来,三个月前,他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哈佛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的博士生一同拿下了第六届百度奖学金。
截止目前,他已在 ACL、IJCAI 等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 9 篇,获得专利一项;
参与开发的语言技术平台(Language Technology Platform,LTP)被 500 余家公司科研机构使用,被授予“2016 年黑龙江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所在团队于 CoNLL 2018 面向 57 种语言的国际多语言通用依存分析评测中夺得冠军;
获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银奖……
他还说自己有很多爱好,除了研究之外,还会写博客、编程、绘画(等静态艺术)。
在近期接受校园采访时,刘一佳表示,“兴趣是科研的基本动力。保持研究兴趣总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激发产生研究思路……”
实际上,不止一位科研人员有过类似的表达。这句话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名优秀的哈工大计算机博士生所具备的素质,我们同样注意到,他身后优秀的指导老师。
2018 年,作为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重要的顶会 ACL 收录了 HIT-SCIR 的三篇论文,其中一篇正是以刘一佳为第一作者的“Distilling Knowledge for Search-based Structured Prediction ”。
这篇论文,针对基于搜索的结构预测的特点提出一种带有探索的知识蒸馏方式,并经验性地验证其可行性。
在同年 6 月的 AIS2018(ACL、IJCAI、SIGIR)论文预讲会上,刘一佳表示,“我们工作的最大亮点是不需要改变任何模型以及不增加任何数据、人工知识的情况下,将句法分析的准确率提高 1.3 个点,并且在一个小的机器翻译模型上准确率提高 2.6 个点。”
而在本次研究项目中,出现的另外三个人名:车万翔(刘一佳的导师)、秦兵、刘挺,他们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实力,却不得不提。
据公开资料显示,
http://ir.hit.edu.cn/member_introduce
车万翔,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2005 年 “微软学者” 称号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在 ACL、EMNLP、AAAI、IJCAI 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
秦兵,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在 ACL、COLING、EMNLP、IEEE TKDE、IEEE TASLP 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 80 余篇。
刘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计算机学院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主任,国家 “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计算,是国家 973 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提起哈工大此前的 NLP 实力,很多圈内人士应该都会竖起大拇指。例如,现任百度 AI 体系总负责人兼任百度研究院院长、百度副总裁的王海峰,是 NLP 领域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 ACL 历史上唯一的华人主席,他本硕博均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目前他还是哈工大的兼职教授 / 博士生导师。
而成立于 2000 年的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HIT-SCIR)则是目前国内顶尖的 NLP 研究机构之一。
以 CS(Computer Science Ranking)排行榜为例,从 2009 年至 2019 年过去近 10 年间,全球范围内来看,仅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北京大学排名第 2 名、清华大学排名第 9 名、中科院、复旦大学并列第 14 名、哈工大排名第 19 名。
在人工智能领域,除了自然语言处理,包括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向也此前走出了一批杰出贡献者,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文;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中科视拓创始人山世光;以及 IEEE Fellow,IAPR 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陈熙霖……
2000 年以来,哈工大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 13 项,发表论文 2000 余篇。哈工大还与国内外著名行业代表 IBM、微软、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展开科研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
在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直是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018 年 5 月,哈工大还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所以,回到上文我们提到的刘一佳,相比于国际上知名的青年学者,他还并不算最为出色,但我们期待更多像刘一佳努力的“新生代”,能像其前辈一样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在内的计算机领域崭露头角。
因为,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赞赏。
(本文为 AI科技大本营原创文章,转载请微信联系 1092722531)
◆
精彩推荐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历史精彩文章。
《VR 360°全景视频开发》专栏
将带你深入探索从全景视频制作到Unity眼镜端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技术。专栏内容涵盖安卓原生VR播放器开发、Unity VR视频渲染与手势交互、360°全景视频制作与优化,以及高分辨率视频性能优化等实战技巧。
📝 希望通过这个专栏,帮助更多朋友进入VR 360°全景视频的世界!
Part 1 全景视频拍摄与制作基础
360°全景视频作为VR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影视娱乐、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地产展示、医疗康复等多个行业。
本章主要梳理360°全景视频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以及典型应用场景,帮助大家从概念理解到应用场景有一个系统认知。
第二节|全景视频拍摄设备选型与使用技巧
全景视频的拍摄设备选择直接影响最终呈现质量。从消费级相机到专业级摄像系统,各类设备均有其适用场景。合理选择设备并搭配相应的辅助工具,不仅能提升拍摄质量,还能优化后期制作流程。
一、全景拍摄设备选型
1. GoPro MAX
优点:
- 便携性高,适用于户外和运动场景。
- 内置高级防抖算法,提升画面稳定性。
- 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入门用户及中小型项目。
- 生态系统完善,配件及软件支持丰富。
缺点:
- 传感器尺寸较小,低光环境表现较弱。
- 码率受限,不适用于高质量专业制作。
- 手动控制功能有限,依赖自动曝光和色彩调整。
2. Insta360 系列(如 Insta360 X3 / One RS 1-Inch 360)
优点:
- 采用 FlowState 防抖技术,画面稳定性优秀。
- 自带智能剪辑软件,简化后期处理流程。
- 部分机型配备 1 英寸 CMOS 传感器,画质优于 GoPro MAX。
- AI 自动剪辑功能强大,适用于快速内容输出。
缺点:
- 依赖官方软件进行后期处理,灵活性相对受限。
- 低光环境下画质仍有局限,部分机型色彩锐度较高。
3. 专业级全景相机(如 Insta360 Titan / Kandao Obsidian / Z-Cam V1)
优点:
- 采用多个大尺寸传感器,可录制 8K-12K 超高分辨率视频。
- 支持 RAW 录制,提供更大后期调整空间。
- 可搭配专业镜头及外部录音设备,提高整体拍摄质量。
缺点:
- 价格昂贵,主要适用于商业级或电影制作。
- 设备体积较大,便携性较低。
-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后期处理流程复杂。
4. 预算方案对比
预算 | 设备推荐 | 适用场景 |
---|---|---|
低预算(<5000元) | GoPro MAX / Insta360 X3 | Vlog、旅行、运动记录 |
中等预算(5000-20000元) | Insta360 One RS 1-Inch / Kandao QooCam 8K | 纪录片、短片、商业推广 |
高预算(>20000元) | Insta360 Titan / Z-Cam V1 | 电影制作、高端 VR 内容 |
5. 设备搭配建议
运动拍摄:
选用 GoPro MAX 或 Insta360 X3,并搭配三轴稳定器。
低光或室内拍摄:
选择 Insta360 One RS 1-Inch 或 专业级相机,搭配补光设备。
高质量 VR 内容:
采用 Insta360 Titan 或 Kandao Obsidian,结合专业级音频设备(如 Zoom H3-VR)。
6. 拍摄辅助设备推荐
类型 | 推荐设备 | 作用 |
---|---|---|
稳定器 | Insta360 Flow、DJI Ronin-S | 提高画面稳定性 |
麦克风 | Zoom H3-VR、RØDE VideoMic | 提升全景声录制质量 |
补光灯 | Aputure AL-M9、Godox LEDP120C | 提升低光环境画质 |
二、全景视频拍摄技巧
全景视频的拍摄不仅依赖于高性能的设备,还需要掌握一些拍摄技巧,以确保拍摄效果的最佳呈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全景视频拍摄技巧.
1. 保持相机水平
拍摄全景视频时,确保相机保持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相机稍微倾斜会导致画面失真,影响后期拼接效果。建议使用三脚架、稳定器或专门的全景拍摄支架来保持相机的水平。同时,确保相机的360°视角没有任何遮挡,避免拍摄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接缝。
2. 控制拍摄角度与运动
全景视频常常用于表现场景的宏大与细节,因此拍摄角度和运动的选择需要非常谨慎。建议尽量避免剧烈的晃动或快速的移动,特别是在拍摄动态场景时。使用稳定器(如 DJI Ronin-S 或 Insta360 Flow)可以有效减少画面的抖动,使视频更加流畅。如果需要动态效果,平滑的推拉镜头或缓慢的旋转镜头会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3. 合理利用自然光与补光
全景视频拍摄时,光线的掌控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户外或低光环境下。尽量利用自然光来拍摄,避免强烈的背光或过曝。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小型补光灯(如 Aputure AL-M9 或 Godox LEDP120C)来提升画面质量,但要确保光源均匀,避免某些区域过亮或过暗。对于室内拍摄,补光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使用小尺寸传感器的设备时。
4. 使用多机位拍摄
为了提升全景视频的沉浸感,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全景相机或镜头组合来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通过多机位拍摄,可以更好地展现场景的立体感和深度,尤其适用于VR或全景影像的制作。拍摄时,务必保证多台设备的同步性,以减少后期拼接的困难。
5. 避免快速转动与剧烈动作
全景相机虽然能够拍摄360度的视频,但快速的转动或剧烈的运动会影响画面的流畅度,特别是在使用小传感器的相机时。建议拍摄时避免突然的转动,尤其是在场景较为复杂或有大量细节的情况下。此外,拍摄时应避免快速跟随被摄物体的移动,以免出现画面模糊或视野不清晰的情况。
6. 音频录制的重要性
全景视频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沉浸,音频的质量同样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完整的360°音效,可以使用如 Zoom H3-VR 的全景麦克风进行录制。这种麦克风能够精准捕捉四周的声音,提升视频的沉浸感。在户外或复杂环境中拍摄时,最好配备防风罩,以防风噪对音质的影响。
7. 画面构图与焦点选择
在全景视频拍摄中,构图与焦点的选择不再是传统的“黄金分割”法则,而是根据场景的需求合理安排视野。避免将主要的焦点放在镜头的正中央,因为全景视频的每个角度都将被观看到。可以通过将重要的元素放在画面的一侧或使用自然环境中的引导线来提升画面的美感与引导感。
8. 预先规划拍摄路线
全景视频拍摄涉及到大量的视觉信息,建议在拍摄前规划好拍摄的路线,特别是在复杂或动态场景中。通过设定拍摄路径,可以减少拍摄时的随意性和不必要的反复录制,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
9. 动态内容的拍摄
全景视频对于动态内容的捕捉能力也十分重要。拍摄快速运动的场景时,要确保相机的曝光时间适当,以避免画面出现模糊。对于高速运动的拍摄,采用合适的帧率(如60fps或更高)可以使运动更加平滑。此外,使用高性能的全景相机,如 Insta360 Titan 或 Kandao Obsidian,可以确保在快速动态场景中仍能保持细节和高质量。
10. 后期处理与修正
尽管全景视频拍摄时已经考虑了多个因素,但在后期处理时仍可能需要做一些修正。例如,拼接接缝的修复、色彩调整和光影补充等。专业级设备支持RAW格式录制,给后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在后期制作时,确保使用合适的软件(如 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 或专业的全景视频软件)进行拼接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结语
本专栏旨在系统地分享VR 360°全景视频的开发全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全景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安卓原生VR播放器的开发、以及如何在VR眼镜上实现全景视频播放器。
✅ 如果你对VR开发感兴趣,欢迎关注本专栏!
💬 有任何问题或想了解的内容,欢迎留言讨论,一起探索XR技术的更多可能!
👉 更新详情
【Part 1全景视频拍摄与制作基础】
-
第一节|全景视频概述与应用场景(2025年3月23日12:00更新)
-
第二节|全景视频拍摄设备选型与使用技巧(2025年3月30日12:00更新)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