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决定一切
稀缺心态
稀缺心态,这个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提出,他是行为经济学领域的重要领头人,花了大半辈子,研究“穷人和贫穷的本质”。他发现,长期处在匮乏稀缺状态下的人,都会慢慢被环境所改变,逐渐形成一种稀缺心态。
稀缺心态是如何阻止人变得富有的
1.忽略长期投资(教育、健康和理财)的重要性——管窥效应
所谓的管窥(Tunneling)就是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管子以外的东西是看不见的,这让我们只能一门心思地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
这个效应导致了很多穷人(收入稀缺)不重视教育,鼓励孩子早早辍学打工。因为教育的回报是长期的,而打工的收益是可以立即看到的。在选择工作时,拥有稀缺心态的人,更容易忽略一些对长远来讲更好的机会,而只盯着那些短期内收入更高的选择。
比如很多人会为了多20%的薪资,而忽略自己的成长。管窥效应会让穷人忽略长期投资(教育、健康和理财)的重要性,从而无法改善收入的效率,因此就会一直穷下去。
2.借用——透支未来
拥有稀缺心态的第二个后果就是借用。尤其是现在存在太多的诱惑,各类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金融网站,都在大力推广分期业务。一部新上市的手机,点一下就能立即拥有,谁又顾得上下个月的账单呢?可怕的是,自己透支过一次之后,手上就基本不会再有现金了,彻底变成“月光族”。
像“90后不应该买车买房”这样的观点是对的,在你并没有非常宽裕的情况下,买车买房很容易让一个本来活得相对轻松的人,立即陷入到稀缺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房奴”和“车奴”。年轻人过早进入透支状态,就会向环境妥协,即便不喜欢这份工作,也不能随便换,从而忽视长期的机会。
3.消耗带宽(能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容量)
稀缺心态最致命的影响,就是引发带宽不足。如果我们把人脑理解成一台电脑,带宽就是它能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的容量。
稀缺就像是一个有Bug的程序,在脑子里不断运转,并消耗着我们的脑容量。
当稀缺心态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这里的稀缺不仅仅是缺钱,也有可能是缺时间、缺爱。
大家常说的,缺什么就喜欢炫耀什么,其实也都是稀缺心态作怪。并不是说那些炫富的人是缺钱,他们可能有钱,但在心理层面跟穷人并没有区别,对钱还处在稀缺心态。而有些经常喜欢秀恩爱的人,也不是没有得到爱,而是他们心理的状态还停留在一个缺爱的阶段。
苦难不是财富,对苦难的思考才是。滚石不生苔,苦难就像人生中的一道道关卡,强行推着你往前走。如果只是经历但却没有思考,苦难就只是苦难,并不能代表成长。
如何摆脱稀缺心态
1.节约带宽
生活中需要做决定的事都会消耗带宽,而减少生活中要做决定的琐事,能帮助我们把带宽留给更加有价值的事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日理万机的企业家和领导者,都会严格遵循自己的时间表,每天在固定时间,做相同的事情(例如回复邮件、健身和开会)。
还有为什么他们只会穿那几套衣服(像扎克伯格和乔布斯)。因为把这些琐事都人为地先安排好,在那一刻就不需要自己去做选择,可以减少带宽的负担。
这些日常琐碎的选择,对于我们摆脱稀缺心态,实现财务自由或者时间自由,一点帮助都没有。所以不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而是要管理自己的精力。时间再多,没有足够的带宽,还是只能拿来消遣和发呆。
2.不要透支
无论你的月收入是多少,都要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储蓄(可以不放银行,放个余额宝什么的,但高风险的投资一定要避免)。这些钱可能不能让你发财,但是它能在关键时候保证你不会陷入稀缺状态。不要透支未来,尽量避免借钱买东西,太多即将到期的账单,会给你的带宽带来负担。个人跟企业不一样,企业借贷是为了提升效率,赚更多的钱。而个人借钱,大部分就花掉了。
对于时间也是同样的做法,虽然时间不能存起来,但也要为每周、每月留出一些空白的时间,不要把每天都排得太满。
3.每天多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如果你发现,自己每天做得最多的,都是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那么恭喜你正在往对的方向前进。反之,如果你每天都跟救火队员似的,只在做一些紧急的事情,你已经掉入稀缺的陷阱里面了。
这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些提醒,例如减肥和学英语,有钱的话可以请个私教或者老师,没钱的话就加入一个社区或社群。每月储蓄可以把银行卡设置成自动划款,把忽视变成默许。
失败的勇气
社会心理学家谢洛姆·施瓦茨(Shalom H. Schwartz)和同事在研究中发现两种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一种人倾向于穷尽所有可能的选项,只为从中挑选出那个唯一的最好的选择,他将这类人命名为“最佳选择者”(Maximizer);而另一种人,只要找到差不多的那个选择就完成了,满足了,他们叫作“知足者”(Satisfier)。
最佳选择者要花较长时间去选择,而且做出的选择看起来要比那些知足常乐者很快做出的选择好得多。然而悲催的是,他们反而会对自己的选择不甚满意。更悲催的是,总体而言,与知足者相比,最佳选择者过得更不幸福,心态更悲观,生活满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抑郁、后悔和自责。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这种消极影响如此严重,以至于完美主义已作为抑郁症状的一部分,并成为造成抑郁自杀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
摒弃完美主义,把动起来视为第一优先级,不要预设困难。做一个深呼吸,放下对自己严苛的评判。然后,去规定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出个错吧!
别太看重评价
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或者说对我们的言行的解读,更多的反映出他们是谁,而非我们是谁。
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对我们的任何评价。因为你一旦相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魔鬼们签下限制自己的契约。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和女朋友还有另一位朋友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卖花小姑娘,你掏出钱包,买下了全部的花,送给你的女朋友。你的朋友在心里想:他这么做,就是想在女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方。你的女朋友在想:我知道他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全都买下来,就是想让小姑娘今天可以早点回家。而卖花的小姑娘在想:他一定很爱自己的女朋友,才买了这么多花给她。
他们谁是对的呢?也许都对,但也可能都不对。因为你买花的真正原因,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对你行为动机的解读,透过了自己价值观的滤网。所以他们对你的这些评价,更多说明的是他们是谁,而不是你是谁。
所以,当下次别人告诉你,你非常擅长演讲,或者你非常不擅长演讲,都请你感谢他们,同时积极地寻求他们的反馈。但也请你记得,你擅不擅长演讲,跟他们都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你是流动的、发展的、变化的,所谓擅长或不擅长,都不是最终的你。最终的你,是你选择听从真正自己内心的声音,向着你想要的方向成长,并且接纳一切你此刻还成长得不够的地方。
不要内耗
在现实生活中,你追求更好、更优秀,想有某项好的特质,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一定要追求结果,就有问题了。
人最大的内耗就是对自己的排斥。差劲让人痛苦,比起差劲,更让人痛苦的是对自己差劲的排斥。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内耗过多的时候,你外在能投入生产的自然就少了。这时候你想想外面的事,什么都还没干,一想,就已经累了。
人生最自然、最健康的状态是:优秀的时候享受,糟糕的时候接受。有精力的时候努力,没精力的时候休息。接受+A和-A交替存在,才是一个常态。更多时候,它是不受你控制的,不经意间-A就发生了。如果一定会发生,为什么不是这次呢?
在现实生活中,你追求更好、更优秀,想有某项好的特质,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一定要追求结果,就有问题了。
明明在该学习的时间,却控制不了打游戏,那就接纳,人的自制力本来就是有限的。去打游戏,安心打就好,别自责了。带着自责的心,就算不玩游戏,学习效率也许会更低。
明明该闭嘴减肥,却还是忍不住多吃。如果吃东西能让你安心,那就吃呗,下次再注意。自控力固然是好品质,但是没有人能永远自控成功。自责之后,就没有精力留给自控力,更没有力气和信心减肥了。所以别时时、事事强迫自己。
糟糕后,还嫌弃自己,就是内耗。糟糕后,原谅并安抚自己,就是积攒能量了。
做事的本质
不管是升学、职场、创业、还是和他人合作,做任何事情的本质,都是在做人。
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中,尽可能做到利人利己,你会发现事情一定会越来越好,你的贵人也会越来越多。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其实是那些每天都与你相遇的人。
对许多人来说,所谓“不好的人”,就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关系带来障碍和麻烦的人。实际上,我们自己有很多时候也是别人命运中的坏人,不好的人,而我们认为的坏人和不好的人也许是别人生命中的爱人、好人、朋友、亲人、救命恩人、甚至榜样。
其实,仔细想想,谁不曾给别人带来伤痛,又有谁不曾被伤痛?我们在什么时候最容易长本事、长智慧?是在我们遇到麻烦和挑战的时候。所以那些“不好”的人——给我们制造麻烦和障碍,折磨我们,让我们痛苦的人,其实是在帮助我们成长,所以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态。我们能轻易对付的人,不会锻炼我们的能力,唯有挑战我们的人,才能够逼出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做一个会折腾的人
闲着是没法幸福的
福流(Flow,曾译为“心流”,后由彭凯平教授正名为“福流”)理论告诉我们,现实的幸福不是不折腾,而是有方法、有巧力、有乐趣地折腾。必须达到心理能量上的“黄金分割点”:不折腾,闲得慌,空虚无聊;太折腾,累得慌,即便达到完美也难以抵消心理的倦怠和疲乏。唯有在福流中,能量投入回报率是最高、最省力的。福流指的是人们在行动或创造时,那种全神贯注、乐在其中的心理现象。
在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基本上存在两种论调:享乐论(Hedonic)和现实论(Eudimonia)。享乐论的幸福就像是“教人幸福”的书籍或网站中展示的那张“展示幸福”的笑脸,关乎愉悦和满足感;而现实论的幸福则未必是笑容洋溢,它侧重于意义、成长和自我实现。
如果说享乐论的幸福属于那些天生爱笑的外向者,或是某些得到奖赏的短暂瞬间,那么现实论的幸福则属于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
愉悦是被动地接受外界提供的感官享受,比如看电影、吃美食,而乐趣必定是主动出击的结果。任何有乐趣的事都少不了折腾——挑战、学习、成长。追求乐趣本就是人的天性,但现在许多成年人的价值观成了追求享清闲,其实是远离了人的天性,因此也很少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根据积极组织行为学中“工作重塑”(Job Crafting)方法,我们可以发挥自主性,让自己的工作内容、方式以及活动都按照福流的规则来进行重新设计,使之更具乐趣和吸引力。许多人会抱怨工作枯燥、无聊,每天从上班开始就在等着盼着下班,不知要浪费多少时光和生命。从折腾到乐趣,也许只需一些主动的、小小的改变。
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
完成最重要的事,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虽然每块骨牌很小,但每块骨牌能推动比它大一倍的骨牌。一旦传递下去,只要碰一块小骨牌,整个多米诺骨牌都会被推动。
只有下定决心:专注于最重要的那件事,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推倒最重要的那块多米诺骨牌,直到养成习惯:只做一件事。
根据28定律我们可知,20%的付出能收获80%的回报。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事情不是付出,而是找出那20%,然后主动去付出,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在时间成本一样的情况下,你怎么去反思自己做错的事情?怎么在这个方面跟自己较劲,怎么把你做的所有事情,砍掉一半你认为并不重要的?
最极致的,就是砍掉90%“可以做但不应该做”的事。
lessismore
less is more,it's a truth.
精要主义的核心生活理念其实是追求高品质、充分享受的生活。只是它所切入的角度在于: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品质低下,没有头绪和目标,我们总是什么都做不好,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什么都想要,我们的精力太过分散。
根据马太效应,我们生活中只有20%的部分,是真正有价值、高效益的,其他的80%的部分都是低价值,甚至是无效的。
比如你写作时头脑中走神的那些想法,工作时刷网页时的拖延,堆满了整个房间但并不会用到的生活物品等等。因为你将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了这些无效的部分上,所以那些真正对你有价值的部分你也无法把握做好。
那么精要主义就是,将你生活中那80%无效的部分砍掉,只将那20%的部分做到极致。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区分哪些是有价值的20%,哪些是无效的80%,这个需要因人而异。因此奉行精要主义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和甄别,甄别出在你的生活中,对于你而言,哪些部分是无效的
要过就过不抱怨的生活
我们可以用一辈子的忙碌,来逃避内心不舒服的感受。我们可以用成全别人,来当作无法活出自己的理由,但我们终究无法回避,总有那么一瞬间,我们会突然醒悟:对人生所有的不满,皆由我们自己的怯懦造成。
我们以为,自己在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完成学业、顺利工作、相夫教子、孝敬父母,我们以为这些就是最重要的人生组成,所以我们倾尽全力去为之努力。
但是,事业和生活还是经常赏给我们响亮的耳光。工作碰到天花板,老公越来越闷,婆婆的眼神里总有不满,孩子行为不端,凡此种种,让我们感叹自己入错行、表错情、投错怀,所托非人。我们开始指责身边的人:“都是你们,让我的人生如此不堪。”
说这些话太容易,因为我们可以轻易逃避,逃避自己为自己人生负责的要义。活不出自己的人,只能像树懒一样,抓着近前的树枝赖在它身上,什么事都可以赖它
如果父母在你成年后,仍对你的事情指手画脚,这就是父母的问题。但如果你按照他们的指手画脚去做了,那就是你的问题。
更可怕的是,你这样做了却没做好,反过来一味地埋怨父母,那更是自己的问题,就像现在很多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一股脑儿埋怨原生家庭一样。
不平庸的活法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自卑者
“自恋”一词源于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美少年纳西索斯因为被诅咒,丧失了爱别人的能力。他,竟爱上湖水中自己的倒影,最终憔悴而死。与纳西索斯同住一个山谷的美少女回声,也因受诅咒,失去交流能力,只能机械地回应对方说话的最后几个字。一个只有自己,一个没有自己,当真是绝配。
于是,“纳西索斯”被用来描述自己爱上自己的现象,意译为自恋。当然,自恋的成因不是神的诅咒,而是人的缺席。
表面看起来,自卑是在跟他人比较后,觉得自己处于劣势之后产生的。其实不然。自卑者在没有现实层面的比较之前,内心的比较已经发生了,或者说一直发生着。这个自卑是跟内心里那个完美无缺的、理想化的自我比较后产生。
自卑和自大,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或者说异体同质。自卑是对自大的掩饰,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人身上,我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会看到完全不同的人格特点。
不期待别人的改变
原来我们在想去控制别人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我们自己不稳定的自我和自我价值感,需要别人的语言和行为,来得到肯定或者是安慰。所以我们想去控制别人:既然我是因为你,才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而我自己又没有能力处理这种情绪,所以你要改变,这样我的心情才能变好!
一个稳固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具有非常稳定的自我价值感,不会因为外界的否认或者质疑而有所改变。
亲密关系
付出感是一种武器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会累积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一座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道德资本越高,这个关系越趋近死亡。一旦发现自己有付出感,就提醒自己,醒一醒:我真正想要创造什么样的生命体验?做这件事情,是我自己想要的吗?
悲剧的现实是,很多婚姻都已经不再是亲密关系,只是责任关系、义务关系、亲情关系甚至利益关系。这样的关系中,只要稍有资源,不再为物质生活发愁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出轨,剩下的正在筹划离婚。
是什么原因让很多婚姻都变成了“非亲密关系”?
亲密的能力,最初来自于童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当婴儿向母亲微笑时,母亲也情不自禁地微笑,这种情感能量的呼应,就是亲密;当婴儿哭泣,母亲第一时间冲过去,安抚陪伴哭泣的婴儿,这就是亲密;当婴儿吸吮着乳汁,甜甜地在母亲怀里入睡,这就是亲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婴儿与母亲的亲密依恋得不到满足,不得不过早学会自我安抚,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精神上的“失联孤岛”。所谓的“宅男”,就是这么产生的。
失联的孤岛,因为过早失去了亲密依恋体验,成年后也不知如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于是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作“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能被清晰地意识化,很可能像木马程序一样,暗中操控了自己的一生。
男人最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是:“我要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此外,常见的防御机制还有:“我若可爱、性感、漂亮,就不会被抛弃。”“我学识若高,有涵养,隐忍克制,就不会被抛弃。”“我若足够弱小,楚楚可怜,依赖对方,对方就会可怜我照顾我,不会抛弃我。”
成年人之间,不存在抛弃与被抛弃,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当我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没有人可以抛弃我,我无需讨好对方,只是尽情为自己去创造丰盛、亲密、流动的人生体验。
门当户对真的好吗
请拿起纸笔,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你理想的伴侣是什么样子的(性格、相貌、学历、收入、背景、爱好、处事方式等等,越详细越好)?
(2)你认为以你现在的状态和条件,自己能找到的最佳伴侣是什么样子的(同上,写得越详细越好)?
(3)如果你是一个满足题(1)或题(2)全部条件的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做你的伴侣?如果你认真做完这个测试,你或许会发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所列出的理想伴侣的条件,往往高于我们最终能找到的伴侣的条件。
这就是亲密关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亲密关系的秘密——我们总是高估自己的状态和条件,幻想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实际上很多方面(甚至各方面)都优于我们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并不快乐和满足的原因。
以色列美籍心理学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向我们阐释了男女关系中的现实考量。
Dan Ariely制作了100张卡片,卡片上分别标记1到100,共100个数字。邀请100位大学生,男女各半,将单数的50张卡片给男生,双数的50张卡片给女生,贴在各自的身后。每个人只能看见别人的编号,而不知道自己的,也不知道最大数是100,最小数是1。实验要求每个人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找一个异性配对。两人编号数字相加,得到“两人编号数字总和”乘以10的奖金。总和越大,得到的奖金越多。
比如,80号男生找到70号女生配对,那么两人可以获得(80+70)×10=1500美元奖金。如果2号女生找到3号男生配对,那么两人只能拿到(2+3)×10=50美元。实验过程中允许交谈,但不能把对方编号告诉对方。
这很像选择结婚对象——我们在自己价值有限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个条件最好、价值最高的伴侣,以期获得最高质量的子嗣——实验中最多的配对奖金
实验开始时,由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数字,因此首先就是观察别人,分数高的男生和女生,很快就被大家找出来了。比如99号男生和100号女生身边很快围了一大群人,大家都想说服他们和自己配成一对。99号男生和100号女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男神”“女神”,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具体是多少,但他们知道一定高于平均值。由于追求者众多,“男神”“女神”们开始变得比较挑剔。很多碰壁的追求者只能退而求其次,原本目标是找90以上的人配对,慢慢地发现80以上的也可以了,甚至60以上的也能凑合——毕竟奖金再少,也好过没有,而单身一人是拿不到奖金的。况且,再不抓紧,连60分的人都没有了。在最后的倒计时阶段,还有少数人没能成功配对,这些人无奈之下,只能草草找人,完成任务。当然也有坚持不配对,单身结束游戏的大学生。
这个游戏与男女关系的现状极为相似。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希望找一个“完美伴侣”,不料人到中年,这个人还没出现,心下着急,于是降低条件,尽快潦草地找一个“合适的”。当然也有人不愿妥协,不愿失去“尊严”,如果得不到理想品质的后代和最理想的生活,宁愿终生单身(即使得不到奖金,也坚持不配对)。
实验中,那些数字太小的人就不那么走运了,他们到处碰壁,总是被拒。但是挫折之后,他们学会了和对方商量,如果你愿意和我配对,那么拿到奖金的时候,我愿意给你更多。类似于现实中的婚姻交易。“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但是为了让你和我在一起,我愿为你付出更多”。更为严重的,即我们俗称的“过度讨好”。
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配对对象,背后的数字都非常接近自己的数字,两人数字相差20以上的情况非常罕见。当人们根据自己受欢迎的程度,为自己定位,对自己能够找到一个什么样的伴侣,有一个比较客观的预期之后,最终伴侣,是条件基本相当的。这也印证了长辈推崇的“门当户对”。
为什么金钱会成为这个社会当中,人们衡量男性价值的标尺之一呢?因为一个人能够取得的财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能力——智商、情商、知识、背景等。但“财富”实际上不仅仅包含金钱,还包含内心的丰盛、平和与满足感,然而很多人会忽略内在的品质,只看重外在的经济条件。
让我们成为彼此的沃土
婚姻专家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比较健康、长期、稳定的关系,大都是“友伴型”,而不是“激情型”的关系。一对夫妻间,只有30%的部分是基本一致的,另外70%都是可能产生分歧的,也是难以改变的。如何让彼此的差异都得到尊重,可以有效存在,自己又不会被压抑和牺牲,而是能“赢”,能有所获益,是夫妻双方一生的课题。
心理学家大卫·史纳屈(David Schnarch)在他的书《充满激情的婚姻》中,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成功的婚姻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就是能从想要被认可,过渡到想要被了解。我们都希望在爱人面前得到认同和欣赏,而袒露心声,让对方了解更真实的自己则需要拿出勇气,甘冒风险。
我们成为了彼此的沃土,互相扎根,茁壮成长。你会因为婚姻,获得更多自由,成为你真正有潜力成为的那个人,从此,在人生的路途上,无所畏惧。
被一个人深深看见
婚姻关系,是众多联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婚姻关系,是最能让我们获得存在感的途径。因为在婚姻关系中,这种存在感是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说,在婚姻关系中,我们能获得一种“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感觉。
哪怕你在其他人眼里是一坨屎,在你伴侣的眼里你也是哪个唯一,这是普通人为数不多的能被足够重视和尊重的机会。
好的亲密的关系,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是有益的,这是永恒的真理。但为什么我们办不到呢?因为关系,麻烦又复杂,需要一辈子投入,无穷无尽,而且一点也不高大上。因而,我们总喜欢找捷径。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