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 热门 推荐

  • 首页
  • 最新
  • 热门
  • 推荐

职场到校园,初心未改:我的2024年

  • 25-02-16 04:01
  • 2466
  • 8841
blog.csdn.net

Hi,大家好,我是几何心凉。

其实早就想写一份复盘文章,正好借助2024年度博客之星的评选机会,来写下这篇总结。回望过去,感慨颇多。自从加入CSDN平台以来,已经见证了许多博主的来去匆匆,各类创作榜单上,曾经熟悉的名字渐渐变得陌生,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熬夜创作的伙伴们,或许已经停更一年,或许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断更。 而对于我来说,2024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有太多值得铭记的瞬间。那么现在邀请你一同回顾——我的202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职场到校园,初心未改:我的2024年

  • 2024盘点
    • 身份转变
    • 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
    • 线下会议
  • 为什么要做创作?
    • 自我提升
    • IP建设提升竞争力
    • 博主成长与圈层跃升的关键
    • KOL影响力与价值内容的倍增效应
    • 粉丝价值的多重效应:从推广收益到内容曝光的策略
  • 如何权衡创作
  • 写在最后

2024盘点

身份转变

我裸辞了!是的,就是在大家都在为工作稳定而担忧,为找不到工作而困扰的时候,我裸辞了,其实到现在都没有很正式的跟大家说过,我辞职是去读研了,女朋友24年也复试通过上岸北工大,我也从牛马又回到了学生身份,其实有些朋友问是否值得,自己要不要也去提升学历,其实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主要还是看自己想要这个学历换来什么。这个后面可以单独来跟大家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

在几家出版社老师的邀请下,经过对比,我选择跟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了,新书正在出版中,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同时24年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推广技术类图书,被评为2024年度最佳拍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下会议

24年受邀参加了很多的技术沙龙以及科技峰会,百度、火山引擎、数据库、AI、谷歌开发者大会等等,跟老朋友见面闲谈,也结识不少的新朋友,其实能够看到还是有非常多的人对技术秉持着热爱的;也受邀担任了鸿蒙生态技术沙龙的主持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24年个人的成长非常多,上面罗列的每一件事其实都对自己有着不小的影响,每一件事都有一些收获在其中,也可以给大家分享很多的内容,但最后还是想跟大家聊一些干货,毕竟他人的辉煌我们为其鼓掌,希望下面的内容能给你带来一些成长与帮助!

为什么要做创作?

作为CSDN的博主,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文章的输出,那么创作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下面的内容仅仅是我在CSDN创作几年的一些个人感受,个人观点总是片面的,望大家理解!

自我提升

说来也巧,去年的这个时候,正好是我领取2023年度博客之星TOP6证书的时刻,来到CSDN创作已经四年多了,最初的动机其实源自老师的任务单,那时没有太多热情,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但毕业之后,慢慢发现,技术创作其实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会从中获得成就感。渐渐地,技术博客不仅成为了记录学习的方式,更成为了分享知识与经验的平台。从最初的“任务”到现在的“爱好”,我开始享受起技术创作带来的自我提升与自我表达的满足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写文章是一种不错的脑力体操。脑袋不常用的话,思维就容易变得迟钝。创作让我们有意识地进入“慢思考”的状态,帮助我们理清思维中的结构性问题,打通思考过程中的瓶颈,使得我们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能力,也强化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写出来的内容具有“回溯性”,它让我们不容易轻易否定自己的观点。回头看看一两年前的文章,我们会反思当时的错误,甚至惊讶于自己当时的自信与偏见。这种回溯,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成长,也能更好地提高自我觉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持续创作会让我们对内容的掌握更加深刻。每一篇文章、每一个项目的创作,都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了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自己曾写过的东西,往往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同时,当创作到一定的阶段,难免会感到一种空虚感,仿佛自己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再分享了。其实,这种空虚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学习动力,它促使我们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去学习新的内容。正如范博士所说:“你想给别人一杯水,你得先有一桶水。”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和视野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IP建设提升竞争力

简单概括创作可以让我们获得粉丝,优质内容+粉丝可以帮我们扩大影响力,逐步做亮自己的IP!

不知道怎么写?作为码农的我们,往往在解决技术问题时会有不少心得,而这些正是创作的素材。每天在代码中遇到的bug,甚至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可以整理成文章分享给大家。你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在不断积累自己的创作内容,这些都能成为你在职场中的一个亮点。在跳槽面试时,面试官或许已经看到过你的博客,面试甚至可能成了“粉丝见面会”。

另外一个点CSDN汇聚了大量技术大佬,通过与他们的互动,不仅能学到更多技术干货,还能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你会遇到有毅力的博主,他们的自律会激励你;有技术大牛,分享的经验会让你收获满满;还有运营高手,他们的思维会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创作路径。每个博主的成长都离不开持续的创作和分享,在CSDN这个平台上,你不仅能扩展人脉、结交朋友,还能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职业的竞争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作带来的不仅是影响力,也可能改变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当你因一篇文章获得广泛关注,甚至被他人转载时,你会意识到创作的真正价值。这不仅是技术的分享,更是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构建。记得一位老师在直播中分享过一句话,要写书,先写文章,确实如此,我们只有能够写好一篇文章,我们才能写好一份专栏,当我们能够具备写一份不错的专栏的时候,成体系的专栏内容就可以支撑我们写书!

博主成长与圈层跃升的关键

粉丝对于创作者来说,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曾经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话题,有些作者很“佛系”,总认为“我只要认真创作好内容就够了,粉丝一切随缘”。其实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持续稳定地创作优质内容是创作者的必修课,但精准的吸粉、固粉,才能让你的IP实现内容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和谐统一。那粉丝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博主和KOL(关键意见领袖)有着很高的名气和价值,然而,这份“名气”的背后,离不开粉丝数量这个实实在在的指标。粉丝的助力是我们走向更高台阶的关键,每一次粉丝数量的提升,都会带我们进入新的圈子。例如,万粉博主圈子、十万粉博主圈子、二十万粉博主圈子……在这些圈子中,接触到的人、交流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而正是这些差异,帮助我们不断拓宽眼界,积累知识,提升自我。所以说,粉丝不仅是数字的体现,更是我们步入更高层次圈层的助推器。

KOL影响力与价值内容的倍增效应

正如CSDN 21年原力计划副标题所说:“粉丝认可的才是最有价值的。”粉丝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KOL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能够直接左右粉丝的选择决策,放大内容的传播效果。例如,如果A和B两个博客账号的运营者是同一个人,他们发布了相同质量的文章,A账号拥有5万粉丝,而B账号仅有几十个粉丝,那么在相同的曝光下,A账号的文章更有可能迅速爆发,而B账号的文章则可能冷清。这是因为粉丝的支持和互动,会影响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收藏和评论等数据,最终形成“热度效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现象不仅仅体现在内容的传播上,也意味着粉丝对博主的认可是其影响力的核心。粉丝的关注、点赞和互动让我们的内容更容易被选中和分享,这种正反馈循环,使得内容的传播效果成倍增长。简而言之,粉丝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帮助我们在平台上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强的影响力。

粉丝价值的多重效应:从推广收益到内容曝光的策略

粉丝如何提升商业价值?
除了带来更高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外,粉丝数量还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商业价值。许多品牌和公司会与博主进行商务合作,而粉丝数量是制定推广价格的重要依据。因此,粉丝的积累不仅是个人影响力的体现,也是获得合作机会和收益的关键。拥有更高数量的粉丝,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的品牌合作,带来更多机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铁粉的忠诚度能带来什么?
在许多合作中,除了浏览量和互动量的要求外,粉丝的参与和帮助至关重要。如果能够调动铁粉的力量进行内容推广,曝光效果和覆盖面将显著提升。铁粉的忠诚度高,他们愿意主动分享和推荐内容,为创作者打开更广阔的推广渠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建立粉丝合作共赢关系?
一种有效的策略是,通过建立与粉丝的合作共赢关系来进一步提升曝光度。例如,可以为高质量专栏内容设置分销权限,给予粉丝一定的收益分成。这样,粉丝不仅能通过推广获得实际收益,还能增强参与感和归属感。而创作者则通过粉丝的推广获得更大的流量和更广泛的曝光。

如何权衡创作

上面和大家分享了我创作这几年的一些心得体会,坦白来说,正是因为持续创作让我积累了不少粉丝,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为我打开了许多新机会:我得以参与更多的会议与活动,被邀请搭建了Vue技能树,也收到了各家出版社的出版合作邀请。同时创作为我带来了多类型的商务合作(感兴趣的伙伴可以通过主页找➕我),可以说,正是当初坚持创作的决心,成就了如今的“几何心凉”这个独立的IP。

其实之前也有不少朋友问我:“你是如何平衡创作与工作的?”对于我来说,不管是作为一名员工,还是回归学生身份,创作的动力从未减退。创作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存在。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创作都能以更直观的方式量化我的成长。同时,我的创作灵感也大多源自工作和学习中的积累。

我并未觉得需要在创作与其他事务之间做取舍。相反,正是因为能够在平台上持续创作,才让我在工作和学习中感到更加充实。创作不仅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一种沉淀,更是对个人成长的一种记录。

最后,我也想真诚地推荐更多人踏上创作之路,CSDN无疑是我首选推荐的平台。它不仅拥有全网最好用的Markdown编辑器,还汇聚了海量的技术流量和社区资源,CSDN对优质内容的推荐机制非常到位,能够让你的优质内容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

写在最后

这一年,我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职场回到校园;我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技术书籍;我参与了众多技术大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并肩学习成长。这一年不仅让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自己的方向,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创作、分享和成长的力量。

回望这一年的每一个重要瞬间,我更坚信,只有持续的努力与热爱,才能让“几何心凉”这个IP焕发更多光彩。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也希望我自己能够在本年度的评选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让我们一起在创作中成长、在分享中成就更多可能!期待2025我们能在更高的舞台上再会!

商务合作/携手共进/技术交流
微信名片
注:本文转载自blog.csdn.net的几何心凉的文章"https://blog.csdn.net/JHXL_/article/details/14527936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博客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和回复 注册

/ 登录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回复评论:

分类栏目

后端 (14832) 前端 (14280) 移动开发 (3760) 编程语言 (3851) Java (3904) Python (3298) 人工智能 (10119) AIGC (2810) 大数据 (3499) 数据库 (3945) 数据结构与算法 (3757) 音视频 (2669) 云原生 (3145) 云平台 (2965) 前沿技术 (2993) 开源 (2160) 小程序 (2860) 运维 (2533) 服务器 (2698) 操作系统 (2325) 硬件开发 (2491) 嵌入式 (2955) 微软技术 (2769) 软件工程 (2056) 测试 (2865) 网络空间安全 (2948) 网络与通信 (2797) 用户体验设计 (2592) 学习和成长 (2593) 搜索 (2744) 开发工具 (7108) 游戏 (2829) HarmonyOS (2935) 区块链 (2782) 数学 (3112) 3C硬件 (2759) 资讯 (2909) Android (4709) iOS (1850) 代码人生 (3043) 阅读 (2841)

热门文章

139
资讯
关于我们 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5 蚁人论坛 (iY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