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雪崩是指在缓存中存储的大量数据同时失效或过期,导致缓存系统无法承载大量请求压力,造成服务宕机甚至瘫痪的情况。如果有大量的请求同时涌入数据库,将直接导致数据库崩溃。
通常情况下,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设置具有随机性,当缓存中的很多数据同时过期时,会引起大量请求直接落到了数据库上,此时数据库的负载急剧增加,可能会导致数据库连接超时、缓慢响应,从而影响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服务崩溃。这种现象就是缓存雪崩。
示意图:
- +-------------+
- | 数据库 |
- +-------------+
- ↑
- │
- │ 请求(缓存没有命中)
- │
- +-------------+
- | 缓存服务器A |
- +-------------+
- ↑
- │
- │ 缓存失效/过期
- │
- +-------------+
- | 缓存服务器B |
- +-------------+
- ↑
- │
- │ 缓存失效/过期
- │
- +-------------+
- | 缓存服务器C |
- +-------------+
为了避免缓存雪崩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设置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时,应该将过期时间分散,使得缓存数据不会同时过期。
-
在缓存层之前设置本地锁或者分布式锁,防止缓存击穿和缓存穿透的问题。
-
对于缓存查询不到数据的情况,在数据库中也没有找到对应的数据,可以将空结果进行缓存,但要设置较短的过期时间,以避免缓存穿透。
-
应该对缓存系统进行监控和报警设置,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