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妙用re.sub分析正则表达式匹配过程》中老猿分析了findall函数的返回情况,老猿前一阵子在执行这个语句时:
>>> re.findall("[A-Za-z]([A-Za-z0-9])*[.]txt",'Abc2019.txt')
['9']
>>>
- 1
- 2
- 3
没有弄明白为什么是这个结果,我们使用《Python妙用re.sub分析正则表达式匹配过程》介绍的方法parsematch来分析一下:
>>> parsematch("[A-Za-z]([A-Za-z0-9])*[.]txt",'Abc2019.txt')
第1次匹配,匹配情况:
匹配子串group(0): Abc2019.txt,位置为:(0, 11)
匹配子串group(1): 9,位置为:(6, 7)
>>>
- 1
- 2
- 3
- 4
- 5
- 6
结合《Python正则表达式re.findall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知道这个返回确实是符合《Python正则表达式re.findall一个有趣的现象》的分析的。
但为什么group(1)是“9”呢?这是因为重复匹配的描述符“*”
是对组“([A-Za-z0-9])”的限定,由于“*”是贪婪的,因此组匹配到一个字符后会继续往下匹配,直到遇到小数点之前才终止,因此group(1)最终的匹配结果是‘9’。
贪婪模式和非贪婪模式的匹配处理过程请参考《Python正则表达式W+和W*匹配过程的深入分析》的相关分析。
老猿Python,跟老猿学Python!
博客地址:http://iyenn.com/index/link?url=https://blog.csdn.net/LaoYuanPython
请大家多多支持,点赞、评论和加关注!谢谢!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333581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老猿Python
微信公众号
专注Python相关语言、图像音视频处理、AI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