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源光纤网(PON)是ITU(国际电信联盟)的SGIS研究组在G-983建议“基于无源光纤网的高速光纤接入系统”进行标准化的。该建议分为两个部分:0C-3.155.520mbps的对称业务;上行0C-12,155.520mbps,下行0C-12,622.080mbps的不对称业务。
- DWDM表示密集波分复用,属于光纤通信的传输技术,不属于Qos。
- 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Fi、WMAN 和 Ad hoc等。
- 宽带城域网涉及“三个平台一个出口”
- 光以太网设备与线路符合电信网络99.999%的高运行可靠性,并具备以下特征①根据终端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分带家②具有认证与授权功能③支持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④提供计费功能⑤方便、快速、灵活地适应用户和业务的扩展。
- 汇聚层的功能:①汇接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与交换。②根据接入层的用户流量,进行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 优先级管理,以及安全控制、IP 地址转换、流量整行等处理。③根据处理结果把用户流量转发到核心交换层或在本地进行路由处理。
- 宽带城域网的核心交换层的功能:①核心交换层将多个汇聚层连接起来,为汇聚层的网络提供高速分组转发,为整个城市提供一个高速、安全与具有QS保障能力的数据传输环境。②核心交换层实现与主千网络的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出口③核心交换层提供宽带城域网的用户访问Internet所需要的路由访问。
- 宽带城域网以 TCP/IP 路由协议为基础。能够为用户提供带宽保证,实现流量工程。SDN技术主要应用在广域网中。
- RPR 的外环(顺时针)和内环(逆时针)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分组和控制分组(不是频分复用)。
- IEEE802.11中三种协议的传输率分别为:802.11b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1Mbps;802.11a和802.11g的最大数据传输率都为54Mbps。
- 远距离无线宽带接入网采用 802.16 标准。IEEE 802.15 标准专门从事 WPAN(无线个人局域网)标准化工作,是适用于短程无线通信的标准。802.16传输速率为32-134Mbps,是一个点对多点的视距条件下的标准。
- 光以太网技术特征:①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分配带宽②具有保护用户和网络资源安全的认证与授权功能③提供分级Qos服务。(ATM是宽带无源光网络,ATM网络使用信元为单位传输数据)光以太网技术支持MPLS。
-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Cable Modom(电缆调制解调器)利用频分复用(FDM)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 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802.16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络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
- ADSL提供的非宽带特性,上行速率在64kbps~640kbps,下行速率在500kbps~7Mbps。
- VDSL(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技术具有非对称带宽特性,上行速率为2.3Mbps,下行速率为51Mbps。
- HFC是一个双向传输系统;HFC光纤结点通过同轴电缆下引线为用户提供服务;HFC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了一种Internet接入方式。Cable Modem传输方式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类。HFC可达10-36Mbps。
- 所谓“带内”与“带外”网络管理是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基准的,利用传统的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称为“带内”,而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则称为“带外”。宽带城域网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取带外管理,而对汇聚层以下采用带内管理。
- APON是一种光纤接入技术。
- 对称多处理技术可以在多 CPU 结构的服务器中均衡负载。采用RISC结构处理器的服务器通常使用UNIX系统。
- 分布式内存访问(NUMA)技术将对称多处理器(SMP)和集群(Cluster)技术结合起来。
- 当服务器中的一台主机出现故障,该主机上运行的程序将立即转移到其他主机。Cluster技术可以实现这个需求。
-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用Web浏览器作为客户端。B/S结构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使得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简便化。Web浏览器通过服务器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将复杂的业务逻辑部分集中在服务器上。
- 网络需求详细分析主要包括:网络总体需求分析、综合布线需求分析、网络可用性和可靠性分析、网络安全性需求分析、网络工程造价估算等。在完成前四项详细分析和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需要对满足设计要求的系统建设工程造价进行初步估算。
- 高性能路由器一般采用采用可交换式的结构,传统的核心路由器采用共字背板的结构。
- 为了提高网络服务器的性能,各种服务器都在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的技术,主要有非一致内存访问(NUMA)技术、高性能存储与智能对称多处理 (SMP)技术、集群(Cluster) 技术、I/O技术、服务处理器与Internet服务器控制(ISC)技术、应急管理端口 (EMP)技术和热拔插技术。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图1是采取链路几余的办法直接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图2则采用专用服务器交换机,同时采用链路几余的办法,间接地连接两台核心路由器。方案(a)的优点是直接利用了核心路由器的带宽,但是占用比较多的核心路由器端口,而高端路由器端口价格高,使得设备成本上升;方案(b)在两台核心路由器之上再增加一台连接服务器集群的交换机,其优点是可以分担核心路由器的带宽,缺点是容易形成带宽瓶颈,并且存在单点故障的潜在危机。故选项C错误。
- 路由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吞吐量、背板能力、丢包率、时延与时延抖动、突发处理能力、路由表容量、服务质量、网管能力、可靠性和可用性。
- 网络系统分层设计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方便地分配和规划带宽,有利于均衡负荷,提高网络效率。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层次之间的上联带宽与下一级带宽之比一般控制在1:20。
- 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是:端口数✖端口速率✖2。
- 1-(停机时间(单位是小时)/(365*24))*100%=服务器可用性百分比其中365指的是365天,24是每天24小时。
- 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大于10万个小时;系统故障恢复时间小于30分钟;系统具有自动保护切换功能,主备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SDH和ATM接口具有自动保护切换功能,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典型的高端路由器的可靠性与可用性指标应该达到: (1)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大于10万个小时。 (2) 系统故障恢复时间小于30分钟。 (3) 系统具有自动保护切换功能,主备用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4) SDH与ATM接口自动保护切换功能,切换时间小于50毫秒。 (5)主处理器、主存储器、交换矩阵、电源、总线管理器与网络管理接口等主要部件需要有热插拔冗余备份,线卡要求有备份,并提供远程测试诊断能力。 (6) 路由器系统内都不存在单故障点。
- 系统的可用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来度量,即计算机系统平均能够正常运行多长时间,才发生一次故障。可维护性用平均维修时间(MTBR)来度量,即系统发生故障后维修和重新恢复正常运行平均花费的时间。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定义 *100%。由于MTBF/365*24*60*100%<99.99%,因此MTBF<525547.44。
- 网络地址171.22.168.0是一个B类的IP地址块。网络地址由“网络号+子网号”构成。依IPv4规定,B类地址网络号有16位,剩下为子网号和主机号。除掉16位网络号,剩下5位即为子网号。
- 外部地址转换为内部地址的过程。内部私有地址在外网上不可用,外部全局地址想访问内部私有地址时,只有转换成NAT服务器上的全局地址,全局地址再根据NAT转换方法转换成内部私有地址。NAT的工作原理是:当内部网络的个专用地址需要访问外网时,NAT将其转换为Internet上唯一的外部公用地址+端口号。而当外部网络响应这个访问请求时只能是响应给外部公用IP地址+端口号,此时NAT技术再将外部公用地址+端口号转换为内部地址+端口号以成功访问。S:源地址 D:目标地址。
- ARP( Adires Resomtn Protol,地址解析协议)就是主机在发送数据顺前将目标P地转换成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是ARP协议的逆向过程。NAT(网络地址转换)属于接入广域网(WAN)技术大,是一种将有(保留)地外转化为合法的转换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各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DHCP(Dynamic Host Confi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设置协议) 主要用于局域网内主机IP地址的动态分配。
- 注意8个位断!
- IPv6地址2001::中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每16位划分为一个位段。题中只有一个位段,即16位,因此压0的比特数就是128-16=112。
- IPv6地址主要分为: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多播地址基本三类。IPv6不支持子网掩码,它只支持前缀长度表示法。
- IPv6地址长度是128位,前缀为48位,所以可分配的地址长度为80位,所以最多有2^80个可分配给主机的地址数。
- 用IPv6地址表示需要注意:在使用零压缩法时,不能把一个位段内部的有效0也压缩掉,双冒号::在一个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在得到一个IPv6地址时,经常会遇到如何确定双冒号:: 之间被压缩的位数的问题,IPv6不支持子网掩码,它只支持前缀长度表示法。在一个组中,前导的0可以省略。
- BGP发言人需要周期性(一般是间隔30秒)交换“保活分组keeplive”。一个 BGP 发言人使用 TCP(不是 UDP)与其他自治系统的 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
- 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节点数是以自治系统数为单位的,BGP 交换路由信息的节点数不小于自治系统数。BGP-4采用路由向量协议。
- 路由信息协议 (RIP)是内部网关协议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协议,它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特点是协议简单。它要求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外发送路由刷新报文。路由刷新报文主要内容是由若干个 (V,D)组成的表。其中,V代表矢量,标识该路由器可以到达的目标网络(或目的主机);D代表距离,指出该路由器到达目标网络(或目标主机)的距离。距离D对应该路由器上的跳数。其他路由器在接收到某个路由器的 (V,D)报文后,按照最短路径原则对各自的路由表进行刷新。
- RIP协议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不适用于大型或变化剧烈的互联网环境。
- OSPF采用的是最短路径算法。一定记住:费用、距离、延时、带宽。一个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包含着本区域(不是全网)的拓扑结构信息,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