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回到《 Java教程之Spring30天快速入门》,本教程所有示例均基于Maven实现,如果您对Maven还很陌生,请移步本人的博文《 如何在windows11下安装Maven并配置以及 IDEA配置Maven环境》,本文的上一篇为《 AOP的工作流程和AOP的核心概念》
1 AOP切入点表达式
前面的案例中,有涉及到如下内容:
对于AOP中切入点表达式,我们总共会学习三个内容,分别是语法格式、通配符和书写技巧。
1.1 语法格式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 切入点:要进行增强的方法
- 切入点表达式:要进行增强的方法的描述方式
对于切入点的描述,我们其实是有两中方式的,先来看下前面的例子
描述方式一:执行com.itheima.dao包下的BookDao接口中的无参数update方法
execution(void com.itheima.dao.BookDao.update())
- 1
描述方式二:执行com.itheima.dao.impl包下的BookDaoImpl类中的无参数update方法
execution(void com.itheima.dao.impl.BookDaoImpl.update())
- 1
因为调用接口方法的时候最终运行的还是其实现类的方法,所以上面两种描述方式都是可以的。
对于切入点表达式的语法为:
- 切入点表达式标准格式:动作关键字(访问修饰符 返回值 包名.类/接口名.方法名(参数) 异常
名)
对于这个格式,我们不需要硬记,通过一个例子,理解它:
execution(public User com.itheima.service.UserService.findById(int))
- 1
- execution:动作关键字,描述切入点的行为动作,例如execution表示执行到指定切入点
- public:访问修饰符,还可以是public,private等,可以省略
- User:返回值,写返回值类型
- com.itheima.service:包名,多级包使用点连接
- UserService:类/接口名称
- findById:方法名
- int:参数,直接写参数的类型,多个类型用逗号隔开
- 异常名:方法定义中抛出指定异常,可以省略
切入点表达式就是要找到需要增强的方法,所以它就是对一个具体方法的描述,但是方法的定义会有
很多,所以如果每一个方法对应一个切入点表达式,想想这块就会觉得将来编写起来会比较麻烦,有
没有更简单的方式呢?
就需要用到下面所学习的通配符。
1.2 通配符
我们使用通配符描述切入点,主要的目的就是简化之前的配置,具体都有哪些通配符可以使用?
*
:单个独立的任意符号,可以独立出现,也可以作为前缀或者后缀的匹配符出现
execution(public * com.itheima.*.UserService.find*(*))
- 1
匹配com.itheima包下的任意包中的UserService类或接口中所有find开头的带有一个参数的
方法
..
:多个连续的任意符号,可以独立出现,常用于简化包名与参数的书写
execution(public User com..UserService.findById(..))
- 1
匹配com包下的任意包中的UserService类或接口中所有名称为findById的方法
+
:专用于匹配子类类型
execution(* *..*Service+.*(..))
- 1
这个使用率较低,描述子类的,咱们做JavaEE开发,继承机会就一次,使用都很慎重,所以很少
用它。*Service+,表示所有以Service结尾的接口的子类。
接下来,我们把案例中使用到的切入点表达式来分析下:
execution(void com.itheima.dao.BookDao.update())
匹配接口,能匹配到
execution(void com.itheima.dao.impl.BookDaoImpl.update())
匹配实现类,能匹配到
execution(* com.itheima.dao.impl.BookDaoImpl.update())
返回值任意,能匹配到
execution(* com.itheima.dao.impl.BookDaoImpl.update(*))
返回值任意,但是update方法必须要有一个参数,无法匹配,要想匹配需要在update接口和实现类添加
参数
execution(void com.*.*.*.*.update())
返回值为void,com包下的任意包三层包下的任意类的update方法,匹配到的是实现类,能匹配
execution(void com.*.*.*.update())
返回值为void,com包下的任意两层包下的任意类的update方法,匹配到的是接口,能匹配
execution(void *..update())
返回值为void,方法名是update的任意包下的任意类,能匹配
execution(* *..*(..))
匹配项目中任意类的任意方法,能匹配,但是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影响范围广
execution(* *..u*(..))
匹配项目中任意包任意类下只要以u开头的方法,update方法能满足,能匹配
execution(* *..*e(..))
匹配项目中任意包任意类下只要以e结尾的方法,update和save方法能满足,能匹配
execution(void com..*())
返回值为void,com包下的任意包任意类任意方法,能匹配,*代表的是方法
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find*(..))
将项目中所有业务层方法的以find开头的方法匹配
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save*(..))
将项目中所有业务层方法的以save开头的方法匹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后面两种更符合我们平常切入点表达式的编写规则
1.3 书写技巧
对于切入点表达式的编写其实是很灵活的,那么在编写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的技巧让我们用用:
- 所有代码按照标准规范开发,否则以下技巧全部失效
- 描述切入点通常
描述接口
,而不描述实现类,如果描述到实现类,就出现紧耦合了 - 访问控制修饰符针对接口开发均采用public描述(
可省略访问控制修饰符描述
) - 返回值类型对于增删改类使用精准类型加速匹配,对于查询类使用*通配快速描述
包名
书写尽量不使用..匹配
,效率过低,常用*做单个包描述匹配,或精准匹配接口名/类名
书写名称与模块相关的采用*匹配
,例如UserService书写成*Service,绑定业务层接口名方法名
书写以动词
进行精准匹配
,名词采用匹配,例如getById书写成getBy,selectAll书写成selectAll- 参数规则较为复杂,根据业务方法灵活调整
- 通常
不使用异常
作为匹配
规则
2 AOP通知类型
前面的案例中,有涉及到如下内容:
它所代表的含义是将通知添加到切入点方法执行的前面
。
除了这个注解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注解,换个问题就是除了可以在前面加,能不能在其他的地方加?
2.1 类型介绍
我们先来回顾下AOP通知:
- AOP通知描述了抽取的共性功能,根据共性功能抽取的位置不同,最终运行代码时要将其加入到合理的位置
通知具体要添加到切入点的哪里?
共提供了5种通知类型:
- 前置通知
- 后置通知
- 环绕通知(重点)
- 返回后通知(了解)
- 抛出异常后通知(了解)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几种通知类型,我们来看一张图
(1)前置通知,追加功能到方法执行前,类似于在代码1或者代码2添加内容
(2)后置通知,追加功能到方法执行后,不管方法执行的过程中有没有抛出异常都会执行,类似于在代码5添加内容
(3)返回后通知,追加功能到方法执行后,只有方法正常执行结束后才进行,类似于在代码3添加内容,如果方法执行抛出异常,返回后通知将不会被添加
(4)抛出异常后通知,追加功能到方法抛出异常后,只有方法执行出异常才进行,类似于在代码4添加内容,只有方法抛出异常后才会被添加
(5)环绕通知,环绕通知功能比较强大,它可以追加功能到方法执行的前后,这也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它可以实现其他四种通知类型的功能,具体是如何实现的,需要我们往下学习。



作为一道面试经常会问到的题目,看过很多写的很好的博文,整理成自己的笔记
大概来说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 输入url地址
- 应用层进行DNS解析
- 应用层生成HTTP请求报文
- 传输层建立TCP连接
- 网络层使用IP协议来选择路线
- 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相邻节点间可靠的数据通信
- 物理层传输数据
- 服务器处理反向传输
- 服务器返回一个 HTTP 响应
- 浏览器渲染
而主干的流程又分为:
- 浏览器构建HTTP Request请求
- 网络传输
- 服务器构建HTTP Response 响应
- 网络传输
- 浏览器渲染页面
输入地址
- 当我们开始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的时候,浏览器其实就已经在智能的匹配可能得 url 了,他会从历史记录,书签等地方,找到已经输入的字符串可能对应的 url,然后给出智能提示,让你可以补全url地址。
- 对 URL 进行解析,分析所需要使用的传输协议和请求的资源的路径。如果输入的 URL 中的协议或者主机名不合法,将会把地址栏中输入的内容传递给搜索引擎。如果没有问题,浏览器会检查 URL 中是否出现了非法字符,如果存在非法字符,则对非法字符进行转义后再进行下一过程。
(一)DNS域名解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url的组成部分
- scheme:代表的是访问的协议,一般为http或者https以及ftp等。 host:主机名,域名,比如www.baidu.com。
- path:查找路径。比如:www.jianshu.com/trending/now,后面的trending/now就是path。
- query-string:查询字符串,比如:www.baidu.com/s?wd=python,后面的wd=python就是查询字符串。
- anchor:锚点,后台一般不用管,前端用来做页面定位的。
为什么要进行DNS解析?
互联网中每一台机器都有唯一标识的IP地址,但是它不好记,所以我们通常通过访问域名来访问目标网站,例如 baidu.com、google.com 等。我们只需记住这些网站的名称,而非它们的 IP 地址。因此,在访问服务器到时候,需要 DNS 解析实现网址和IP地址的转换,从而访问到真正对应IP的服务器。
具体解析过程
DNS解析其实是一个递归的过程
输入www.google.com网址后,首先在本地的域名服务器中查找,没找到去根域名服务器查找,没有再去com顶级域名服务器查找,,如此的类推下去,直到找到IP地址,然后把它记录在本地,供下次使用。大致过程就是. -> .com -> google.com. -> www.google.com.。 (你可能觉得我多写 .,并木有,这个.对应的就是根域名服务器,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网址的最后一位都是.,既然是默认情况下,为了方便用户,通常都会省略,浏览器在请求DNS的时候会自动加上)
DNS缓存
DNS存在着多级缓存,从离浏览器的距离排序的话,有以下几种: 浏览器缓存,系统缓存ÿ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