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 热门 推荐

  • 首页
  • 最新
  • 热门
  • 推荐

谁能取代以太坊?

  • 24-03-05 02:41
  • 4060
  • 9472
blog.csdn.net

640?wx_fmt=gif

2019 年区块链最大悬念:谁将捡起以太坊掉落的王冠……

640?wx_fmt=jpeg

作者 | 常政

区块链大本营(ID:blockchain_camp)出品


640?wx_fmt=png

以太坊的头号智能合约公链地位岌岌可危


区块链产业最令人兴奋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互联网+”经济的基础设施,从“信息互联网”升级成了“价值互联网”,撬开了一个至少万亿市场规模的全新创业、创富入口。而在区块链产业格局中,群雄逐鹿的战略中心便是智能合约公链,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价值互联网的核心逻辑,以及支撑实体经济的可行性空间。

目前全球智能合约公链的王者,非以太坊莫属,但从目前的以太币价格、以太坊交易数量以及 DApp 发展状态等方面来看,它的行业老大地位已摇摇欲坠,一场分崩离析的大裂变已势在难免。

首先,以太坊已经从 2018 年初 1400 美元左右的峰值,不到一年一路跌至现在的 100 多美元左右,跌幅超过 90%。尽管暴跌是币圈的普遍态势,但侧面也说明以太坊作为头号公链,还并不具备“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行业中流砥柱能力。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以太币的所有权十分分散(比如排名前 10 的地址仅持有总量的 10%左右),以太坊社区核心人物持有量也不高,导致很难有效地组织其救市的力量。

其次,以太坊目前运行的 DApp,从实际的用户数、交易量来看已经毫无优势可言。以 EOS 作为参照,以太坊用户约为 14000 个,而 EOS 用户高达 51000 个左右;而在交易量上,笔者在 blocktivity 上查看了截止写稿时过去 24 小时的数字货币交易统计数据,如图 1 所示,发现以太坊交易量是(556,558)不仅远低于 EOS(42,510,609),而且仅排行第 8。

640?wx_fmt=png

图 1  数字货币交易量(来源 http://blocktivity.info/,截图时间 2018 年 12 月 13 日晚 19:40 左右)

此外,回顾以太坊自成立以来的业务拓展,尽管一度孕育出星光璀璨的 ICO 模式,但伴随着空气、欺诈币的盛行,遭遇了全球范围内的严格监管;尽管也一度孵化出“加密猫”的杀手级应用,但受限于以太坊捉襟见肘的 TPS 性能,错过了如当年 App Store 之《愤怒的小鸟》那样一飞冲天进而带动整个平台 DApp 繁荣的黄金良机,早早凋落成昨日黄花。

以太坊创始人 V 神尽管提出了著名的“边境、家园、大都会(包括: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宁静”四阶段发展规划,依次解决以太坊的各种问题,但组织松散、进展缓慢。

所以以太坊的头号公链地位已然岌岌可危,那么在未来,谁最有可能取代它的位置?这是决定下一波区块链产业高潮的关键问题,它无论对于投资还是技术开发,乃至预测未来实体经济的特征趋势,都是决定性的——这可谓是整个区块链行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同时,如果要解答好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视野“风物长宜放眼量”,首先讨论清楚未来智能合约公链,究竟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能力,这样在评判、预测业界当今各路公链诸强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


640?wx_fmt=png

下一个头号智能合约公链的关键能力


未来智能合约公链 的关键能力,取决于它是否能在支持实体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润滑平移已被传统“互联网+”开拓的存量市场,即能满足万物互联环境下,人们在碎片时间瞬息万变的敏捷性商业需求;其次,充分挖掘“区块链+”带来的增量市场,能确保价值互联的安全有效性和监管能力,能灵活适应具体的商业应用场景,能充分发挥通证(token)经济系统的协作激励特性。所以归纳起来,未来的智能合约公链要具备如下 6 种关键能力:

1. 高性能:判断公有链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TPS (Transaction Per Second),即每秒处理的业务数量。在实体经济已经高度“互联网+”化的时代,在用户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用户碎片时间已经成为商业竞争至高点,乃至碎片时间内的业务量挖掘便可能颠覆产业格局的今天,公链性能直接决定了它能承载的实体经济价值创造容量和可拓展潜力。

2. 数字资产的安全性:毋庸置疑,数字资产作为价值互联网上流动的核心单元,它的安全性是整个区块链经济得以在公众眼里树立合法性的最基础要求。当年比特币网络之所以能横空出世,就在于中本聪成功地解决了数字货币交易中“双花”的安全隐患。

然而与区块链技术作为“信用机器”相悖的是,现实中的区块链经济系统,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以太坊“DAO 黑客入侵”、“美链币漏洞”事件等至今令人触目惊心,它们对公众信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于“区块链+”融合实体经济的征程,无形中已经蒙上一层浓郁的阴影。

3. 实体经济支持:比如,是否灵活适应于具体的业务场景,是否能降低用户参与协作的门槛,是否能精准界定参与者们的价值确权、灵活定义通证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以及能否灵活适应政府的治理和监管体系等。

4. 治理能力:在以“去中心化”为信仰的区块链社区中,越是有活力越是容易组织涣散,所以成功的经济系统要能赋予它中心化的治理手段,提升社区的执行力,并能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保持高的道德水准,规避“中心化”容易造成的“黑箱操作”、腐败等问题。

5. 合规记录:伴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对区块链项目加强监管,对金融相关业务(比如 ICO、STO 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尤其是美国 SEC 已经启动对 ICO 的全面调查和历史清算,公链系统的业务模式,包括历史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决定了它被制裁和惩罚的风险,所以这也将成为公链在未来竞争中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

6. 产品成熟度:公链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公链的产品成熟度考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包括产品的应用门槛,产品研发和管理维护的效率等。

下面,笔者筛选了目前或者最受业界人士关注,或在某个层面最具代表性的公链竞争者,一 一盘点。它们的优劣以及发展前景,无疑可以令我们一窥未来区块链经济热潮的主流航线脉络。


640?wx_fmt=png

谁有可能登上头号智能合约公链王座


EOS:“融资黑幕”可能压垮整个生态

640?wx_fmt=jpeg

优势:作为业界翘首以盼的区块链 3.0 标杆,EOS 的性能十分优异,达到了 3000~4000 TPS,完全能够适应现代商业的需求,其支撑的应用正在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正亟待爆款应用的出现带动整个生态的腾飞。而且如前所述,EOS 目前的 dAPP 用户数、交易体量不仅远超以太坊,在当今的公链里也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此外,EOS 财大气粗,短短出道 1 年内便完成迄今为止史上最高的 ICO 融资:42 亿美元,这必将为它未来的管理运营、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等奠定了非常雄厚的物质基础。

缺陷:目前困扰 EOS 最大的绊脚石,便是它广受诟病的“中心化黑箱”式的融资,由它导致的“融资黑幕”,正引来被美国 SEC 监管的高度风险。2018 年 6 月间爆发的一系列“仲裁事件”,能充分展现 EOS 在社区治理上是多么的“一团浆糊”:先是 EOS 的中心仲裁机构 ECAF (EOS Core Arbitration Forum),违背社区治理宪法规定的流程,用“先斩后奏”的形式冻结了一批账户,随后几天又爆出 ECAF 颁布了不存在的假命令,随后则是面对社区的怨声载道,创始人 BM 竟然想撂挑子、提出干脆废除 EOS 治理的纲领性文件——EOS 宪法,结果导致了 EOS 币价于第二天的直线下跌。

如果我们细究 ECAF 的缘起,发现如此重要的机构,在 EOS 宪法里没有任何清晰的定义,关于它的人事任命方式等等只字未提。退一步说,当前 EOS 的独断转行,作为一个早期项目,姑且可以容忍,但其在融资方面的作为,则实实在在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它 40 多亿美元的巨额融资,用途和去向完全不透明。最近 EOS 母公司 BlockOne 的 CEO Brendan 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不仅承认已经高位套现了,而且宣称“如果让我们过于透明,会损失掉一些我们的竞争优势。”引起 EOS 社区一片哗然。2018 年 12 月上旬,已经有媒体爆料,美国 SEC 正准备对 EOS 进行调查甚至制裁。如果美国 SEC 真的举屠刀,不管 EOS 有着多么漂亮的市场估值、交易量、用户数等,都可能会被这颗大炸弹炸得片甲不留。

Dfinity:核心成员跑路的疑云

640?wx_fmt=jpeg

优势:Dfinity 整个设计理念,就是奔着将以太坊取而代之的理念来的:直击以太坊最主要的软肋,然后能有效整合以太坊现有资源。Dfinity 的定位是去中心化的云计算平台(The Internet Computer),它能高度兼容以太坊现有应用,同时在性能上痛下了一番功夫:它创新地采用了 PoS+BLS(一种数字签名算法)+分片 的共识协议,使得性能达到 2500 TPS。

针对以太坊最初治理政策“代码即法律”的瓶颈:即遇到类似 DAO 黑客攻击事件,只能采用“硬分叉”这种分裂社群共识的模式来补救,Dfinity 设计了一个“区块链神经系统”模式:将智能算法和人类民主投票相整合,方便网络整体升级和重大事故处理。显而易见,这个模式更加匹配当今区块链社区治理的实践需求。可以说,Dfinity 目前是倍受业界关注的区块链项目新贵,今年 8 月成功融资 1 亿美元。

缺陷:Dfinity 最让人不安的信号是 Tom Ding 角色的悄然变化。当年满世界关于 Dfinity 的宣传文字无不是以这个华人天才作为核心来铺陈的。然而,最近笔者查看了 Dfinity 的主页,发现团队成员名单中,Tom Ding 尽管依然在列,但是职位是“战略顾问”(strategic advisor)。

在区块链圈子里泡久了的人,都明白当一个 Co-founder 转行做 Strategic Advisor 的时候,背后可能发生了什么,意味着什么。Tom Ding 对于 Dfinity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多数中国的 Dfinity 支持者都是冲着 Tom Ding 这个人去的。如果他真的抽身而出,对于项目的稳定发展和公众信心都是伤筋动骨的。

他为什么离开?是无法兑现曾经的豪言壮语,还是团队内部出现严重问题?是项目本身的目标就不现实,还是大家觉得分分钱走人更轻松潇洒?如今 Dfinity 研发进程缓慢,主网迟迟不能上线,相信和 Dfinity 团队管理中核心成员可能正在发生的变动疑云不无关系。当然,作为一个在美国做过 ICO、核心团队成员又都在美国的项目,Dfinity 也同样面临着被美国 SEC 严查的风险。

波场 Tron:一路狂飚的营销玩家

640?wx_fmt=jpeg

优势:Tron(波场)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营销能力。它应该是今年最具话题性质的公有链,比如技术白皮书和代码多次被曝光抄袭,比如屡屡传出创始人孙宇晨套现跑路的消息……从现象层面看, 它几乎具备了一款缺乏技术和应用场景的“空气币”的所有要素。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波场不仅从一系列蒸发、死亡的空气币项目中挺了过来,而且目前正在努力呈现出一种“正踏实做事”的姿态。

这种乾坤大挪移般的洗白,归功于波场团队精心策划的营销策略: 比如经常“出口转内销”,即通过路透社等海外顶级媒体发布软文,然后翻译回国内,给公众一种高大上的印象,而在国内的宣传更是遍布微博、推特以及公众号等各大渠道;甚而至于,创始人孙宇晨还经常推特上时不时撩一下如 V 神这样的业界顶级领袖,诱其陷入论战制造话题和公共关注焦点等。

最近几个月,即使行业寒冬之际,波场依旧频繁地发出上线某交易所、达成某个合作、组织某个活动、主网交易又创新高等给人一种“正执着前行”印象的报道。这一切,都需要雄厚的资金来支撑。2018 年 6 月,波场以 1.4 亿美元收购了 P2P 下载软件 BitTorrent 证明了他们有这个实力。

缺陷:波场的缺陷就在于它作为“空气币”形象的出身背景。尽管 2018 年 6 月,波场问世了它的主网,随后公布的各项运营数据也一路飙升。但根据链捕手媒体在 2018 年 12 月的一篇调查报道,波场蒸蒸日上的交易量数据存在刷单、造假的嫌疑,这意味着波场用塑造空气币的模式,同样来塑造它的“脚踏实地”。据报道披露的信息,创始人孙宇晨一人控制了高达 90%以上的波场币发行量,而且多次抛现……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波场就是一个传销资金盘。

所以尽管现在波场在营销包装下显得风光靓丽,然而将来一旦遇到如资金缺乏等重大危机,它构建的整个生态将迅速如空气一般蒸发。当然笔者还是期待波场能最终洗白自己,促进中国区块链经济的真正繁荣,这需要他们在底层基础技术、经济系统设计等痛下一番“壮士断腕”般的决心,但从目前的波场主网看,这些方面很还看不出什么值得一说的优势。此外,面向全球募资的波场项目会不会被 SEC 盯上?至少在我们看来,SEC 应该对这种项目非常感兴趣。

本体 ONT:有望带来区块链经济产业的全面升级

640?wx_fmt=jpeg

本体(ONT)源自于西方的哲学名词 Ontology,意思是研究万物的本质和起源。通过官网介绍的定位来看,本体(ONT)公有链团队确实给予了它一种成为区块链经济体系最基础、最内核驱动引擎的雄心。

优势:本体定位的内容是“新一代公有基础链项目 & 分布式信任协作平台”。它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在分布式信任协作层面,定义了一套数字化的本体身份识别(ONT ID)体系,来标识、管理实体(人、物和机构等)的网络身份以及相应的数字资产。

这个体系为什么意义重大?根据新制度经济学鼻祖、199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哈里·科斯的研究理论,在市场经济中资产确权越是明晰,交易成本便越低,资源便越能得到有效配置,市场经济效率便越能有效提升。如今这个本体身份体系,十分有望数字化的“价值确权”,这不仅使得整个行业对于数字资产的监管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而且它也是驱动区块链经济在业务层面所有商业活力的入口级原点。

与这个体系相对应的,在本体 ONT 的物理底层是一个超融合链网结构,可以同时多元融合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和非区块链网络体系,这也意味着本体 ONT 希望将它们的信用体系,数字化价值标识和确权,能将实体经济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一网打尽。

缺陷:2018 年 6 月,本体 ONT 1.0 主网上线,达到了 3000 TPS 以上的性能,不过在安全性层面,它支持的公链共识协议 VBFT 存在着如下隐患:没有机制预防“无利益攻击”(nothing-at-stake)以及长侧链的远程攻击(long-range attack)问题。

所谓无利益攻击,就是由于矿工们不再基于工作算力,而是权益证明来记账,一旦权益本身没有担保,那产生的共识会十分脆弱,造成安全隐患。长侧链远程攻击,类似 51%的 POS 攻击,攻击者只需要获得足够高的权益,便可以伪装一条新链来覆盖当前链。

总得来说,本体 ONT 融合实体经济的应用效果还要假以时日验证,不过就它呈现的体系架构和蓝图来看,几乎完整定义了一个价值互联网经济体系的核心驱动引擎和入口,其远见卓识令人印象深刻,这对于他们的融合实体经济之旅,是极其重要的先发优势。

秘猿 Nervos:挑战“不可能三角”

640?wx_fmt=jpeg

优势:国内公有链新贵 Nervos 的定位是“具有分层架构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它的核心优势便是利用“分层架构”针对区块链业界“不可能三角”理论,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所谓“不可能三角”,即无法同时达到性能、去中心化、安全,三者只能得其二。但是如果三者兼顾并进,自然更能充发挥区块链连接实体经济的商业潜力。

现在来看 Nervos 的具体解决方案,它将网络分为两层:第一层(基础层)是公链 Nervos CKB,负责安全和去中心化;第二层是应用层,注重于提高性能。Nervo 团队已于 2018 年 7 月发布 Nervos 网络的第二层 Nervos AppChain,从性能看表现优越,据说 AppChain 的 TPS 可以达到 15000 以上。由于 Nervos 的 AppChain 源代码暂未开源,所以他们究竟用何种方式实现了这个高性能,还有待以时日去检验。

也正是该月,Nervos 获得了 2000 万美元的私募融资。Nervos Network 创始团队是来自于以太坊、imToken 和云币等核心成员,比如 CEO 谢晗剑曾是以太坊核心研发成员,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情理之中。

缺陷:不过现在来判断 Nervos Network 的前景,还为时过早,一方面,它的核心基础层 Nervos CKB 要到明年才能上线;另一方面,它目前应用层的各 appchain 间交互质量,有两个问题还需要一些时日来检验:

首先,鉴于应用层是每个 App 使用一条链,能否保证高效的交互?

其次,鉴于应用层各个 Appchain 是通过基础层 Nervos CKB 来交互数据,如何保证其中没有人上传虚假数据?

虫洞:受制于 BCH 的性能软肋

640?wx_fmt=jpeg

2018 年 7 月底,比特大陆推出了一种基于 BCH 的“虫洞协议”,它可以在 BCH 上实现通证和智能合约。这个消息当时令 BCH 社区非常振奋。但在笔者看来,它至少目前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惊艳的亮点。

尽管它相较于比特币,性能提升了好几倍,但也仅仅 20~30TPS,无法有效满足现实商业的需求。由于还是采用 PoW 的共识机制,所以虫洞也无法规避算力攻击、硬分叉的隐患。所以从目前来看,虫洞并不是很有竞争力。

Zerohm:融合实体经济的实战能力值得一观

640?wx_fmt=jpeg

优势:Zerohm 的定位是“支持智能数字资产发展的价值互联网基础网络”,优势在于能灵活融合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Zerohm 创始人钟馥百曾主持设计过星云链,而星云链曾经在工信部组织的一次全球区块链技术评测当中名列第三。尽管 Zerohm 主网要到明年才能问世,但从 Zerohm 白皮书来看,在笔者前文归纳的评价未来公链的几个能力中,Zerohm 有着十分鲜明的特性,值得笔墨介绍一下。

首先,Zerohm 性能的预估成绩将高达 10000 左右。根据它的白皮书介绍,Zerohm 采用了创新的并发执行引擎,使得交易能并行执行及验证,同时利用网络结构优化——充分利用侧链计算资源的方式来提升性能。

其次,Zerohm 对于解决通证安全的设计有新的思路。在笔者调研的以太坊等诸多公链中,几乎都无法规避这样的问题:由于它们的通证均是在智能合约中定义,而智能合约依托图灵编程的完备性可以任意拓展,便产生了安全隐患。

Zerohm 的方式是将通证从智能合约层解耦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通证层,并为通证定制了一个高层编程语言 TML (Token Modeling Language),以及标准通证操作指令集来进行严格管理。有了 TML,你可以用类似 JSON、XML、SQL 的方式定义一个新的通证,不但更加方便,而且借助分层隔离和形式化语言有效提升通证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通证经济的提出者之一孟岩也是 Zerohm 创始团队的成员。

实体经济的其他支持:有两方面令笔者印象深刻,让人感觉到 Zerohm 有紧紧拥抱真实业务场景、接地气的特质:首先是可拔插的信用共识机制,即允许用户根据业务场景\区块链网具体特征(公有链、联盟链等),自由定义相应的共识机制,比如 PoW、DPoS;其次 ,针对区块链项目监管趋严的大趋势,Zerohm 对整个体系的所有层级均进行了有利于监管和治理的设计,定义了相应的权限和许可,方便用户们积极配合管理及监管的需要。

这种对整个区块链经济发展走向的判断,笔者非常认同,那就是:只有拥抱监管,行业方能破局。

缺陷:Zerohm 主要的不足之处便是其产品原型还没有真正问世。不过鉴于 Zerohm 研发团队是原星云链的核心骨干,有丰富的区块链项目工程化经验,而他们的第一款测试产品也将于 2019 年 2 月很快推出,所以还是值得我们观望。

以太坊 2.0:关键在渡劫成功前守住王位

640?wx_fmt=jpeg

以太坊 2.0 是指以太坊研发 Roadmap 的第四个阶段“宁静”,前三个阶段,分别是边境(2015 年 7 月)、家园(2016 年 10 月)、大都会(拜占庭,2017 年 10 月;君士坦丁堡,2019 年 1 月)。

优势:第四阶段的宁静阶段,以太坊将成为“以太坊 2.0”,会完成 PoW 向 PoS 的共识转换,不仅使得 TPS 上升到每秒至少处理几千个事务,而且更安全、能耗更低,可以非常完善地实现以太坊和现代商业应用的对接。

以太坊目前进展到步入君士坦丁堡前的阶段,正以下面举措来改善以太坊系统:

  • Plasma 方案,通过侧链为主链分担交易量上的压力,日常交易可以在侧链上进行,周期性在主链上结算即可,借此提升整体 TPS。

  • Casper 方案,通过每 100 个区块一次的链上投票,通过投票保证这 100 个区块没法被逆转,避免长程攻击。

  • 而到了 2019 年 1 月正式升级君士坦丁堡的过程中,最令社区瞩目的是将引入对“状态通道”的支持来提升整个生态的性能。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业界邓草原先生正通过 Khipu 项目,通过交易并发执行协议和存储优化来提升以太坊 TPS。根据邓草原的最新消息,2018 年 12 月,他会发布 Khipu-0.2.0-Beta ,有望实现:384TPS,并行度 80%。但它的瓶颈显而易见,邓草原需要说服以太坊网络中的其它节点采纳他的方案,Khipu 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这非常难以实现。

缺陷:鉴于以太坊社群实质性技术总是发展缓慢的“历史”,上面优势介绍中谈到的改进举措真正得以落地生效的前景并不被人看好。这也使得以太坊的完善状态——以太坊 2.0,实现日期显得无法预测。

而就目前的以太坊来说,性能尚区区 15-20TPS 的成绩,数字资产安全性方面,当年 DAO 黑客入侵阴影尤未散去,今年 4 月的“美链币”事件中,黑客又给予以太坊生态帝国以当头棒喝,利用以太坊 ERC-20 智能合约中的 BatchOverFlow 数据溢出漏洞,轻松转出了天量级的代币。

在以太坊顺利渡劫到“以太坊 2.0”阶段之前的空隙,以太坊的以上上软肋,注定了它在捍卫头号智能合约公链王座的争战中,后劲不足,这也给了业界其它公链们迅速开疆扩土、抢占“区块链+”连接实体经济主要入口的可乘之机,一场公链产业洗盘、群雄重新逐鹿的大战势在难免。


640?wx_fmt=png

结论:新一轮智能合约公链竞争决定未来十年的区块链产业格局


以上盘点了 8 款近期倍受大家关注,或者特性鲜明的智能合约公链。综合判断未来公链竞争力的六个标准:性能、安全性、实体经济支持、治理能力、合规记录、产品成熟度,以及各个团队的研发、运营水准,笔者认为,在未来区块链产业里群链逐鹿中原的激烈鏖战中,最有可能胜出的三个公链是:本体 ONT 、Zerohm 和“以太坊 2.0” 。8 个公链的具体评分参见表 1。

640?wx_fmt=png

表 1:国内外 8 大公链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

本体 ONT 的优势在于,他们基于混合公链和数字化身份识别体系的分布式信任框架,一旦成功地贯彻实施,将牢牢地占据区块链通证经济最核心的底层价值流入口。Zerohm 的优势在于他们在性能、安全、实体经济支持中均表现优异, 而且 Zerohm 团队背景说明,他们也很擅长项目在接轨现实应用中的落地实战。

如前所述,群链能否取代以太坊、成为业界翘楚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利于以太坊成功升级“以太坊 2.0”前的黄金发展时间,迅速在实体经济领域内攻城略地,抢占主要的发展入口。如业界群链错失了这个时机,即在没能占据王座的前提下,让以太坊在“宁静”阶段成功渡劫,完成以太坊 2.0 的自我蜕变,那么以太坊凭借其全球区块链业界的影响力和技术底蕴,非常有希望继续维持、巩固其头号智能合约公链的王者地位。

可以说,新一轮智能合约公链竞争将决定未来 10 年的区块链产业格局,所以预测未来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便是观摩行业践行者们的产品和技术理念;那些胜出者们的行走路径,将预示着未来投资、创业、技术研发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大潮的风向。

作者:常政,互联网资深研究专家,出版专著《时空内爆——互联网商业的本质逻辑》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SDN 立场。



 热 文 推 荐 

☞ Windows 10 终于干掉了 Windows 7!

☞ 月薪 3500 的程序员最终是如何实现月入百万的?

☞ 精选 26 个 Python 实用技巧,想秀技能先 Get 这份技术列表!

☞ Python 分析程序员最关心的竟不是技术,而是…

☞ 新年到,献给从一线工程师到CTO的实用指南:《2019区块链开发者报告》

☞ 深入理解与应用Hadoop中的MapReduce

☞ 年后跳槽BAT必看:10种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课助你面试通关

☞ 老程序员肺腑忠告:千万别一辈子靠技术生存!

 
 

print_r('点个好看吧!');
var_dump('点个好看吧!');
NSLog(@"点个好看吧!");
System.out.println("点个好看吧!");
console.log("点个好看吧!");
print("点个好看吧!");
printf("点个好看吧!\n");
cout << "点个好看吧!" << endl;
Console.WriteLine("点个好看吧!");
fmt.Println("点个好看吧!");
Response.Write("点个好看吧!");
alert("点个好看吧!")
echo "点个好看吧!"

640?wx_fmt=gif点击“阅读原文”,打开 CSDN App 阅读更贴心!

640?wx_fmt=png 喜欢就点击“好看”吧!
CSDN
微信公众号
成就一亿技术人
注:本文转载自blog.csdn.net的CSDN资讯的文章"https://blog.csdn.net/csdnnews/article/details/85760195"。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博客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和回复 注册

/ 登录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回复评论:

分类栏目

后端 (14832) 前端 (14280) 移动开发 (3760) 编程语言 (3851) Java (3904) Python (3298) 人工智能 (10119) AIGC (2810) 大数据 (3499) 数据库 (3945) 数据结构与算法 (3757) 音视频 (2669) 云原生 (3145) 云平台 (2965) 前沿技术 (2993) 开源 (2160) 小程序 (2860) 运维 (2533) 服务器 (2698) 操作系统 (2325) 硬件开发 (2492) 嵌入式 (2955) 微软技术 (2769) 软件工程 (2056) 测试 (2865) 网络空间安全 (2948) 网络与通信 (2797) 用户体验设计 (2592) 学习和成长 (2593) 搜索 (2744) 开发工具 (7108) 游戏 (2829) HarmonyOS (2935) 区块链 (2782) 数学 (3112) 3C硬件 (2759) 资讯 (2909) Android (4709) iOS (1850) 代码人生 (3043) 阅读 (2841)

热门文章

101
推荐
关于我们 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4 蚁人论坛 (iY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