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素年清时
责编 | 伍杏玲
好学,高效的Python,薪资竟也这么高:
https://edu.csdn.net/topic/python115?utm_source=cxrs_bw
在同事们的眼里,身材矮小的程玉很拼。
每天都在加班,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铁定是程玉,而且她常周末主动过来加班。
照理说,既不用存彩礼娶媳妇,也不打算攒首付买房的程玉没必要这么拼命,女孩子早点回去睡个美容觉,周末和闺蜜去逛街吃火锅,或者和男朋友出去玩玩看看电影该多好。
但程玉不能。
程玉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本科时获得保研资格的她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老师和同学们都替她惋惜,毕竟如果能成为那所985院校的计算机硕士,未来发展会很好。
程玉也很想去念研究生,但家庭条件不允许。
程玉的家在云南山区,父母的收入十分有限。她得早点出来挣钱供家里的弟弟妹妹上学。
刚离开学校那会儿,程玉过得非常苦。将每月微薄的薪水一半拿来交房租后,剩下的一半里,她给自己留下一点伙食费,将剩余的钱悉数寄给了家里。
程玉省吃俭用,一件衣服要穿好久。但每次跟家里打电话时,程玉从不向远方的父母诉苦,她对父母说没钱只管告诉她,她嘱咐弟弟妹妹好好读书,将来跟她一样来北京上大学。
程玉对待工作特别上心,薪水渐渐地涨上去了,她每月给家里寄去的钱越来越多,父母为她感到骄傲开心。
可父母为她着急她的终身大事。
程玉不急,急也没有用。
曾有个男同事主动追求过她一段时间,但程玉还是拒绝了人家的好意。因为那个男同事之前曾向大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他将来要娶一位程序媛,这样两人容易有共同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凭着两人的共同努力或许能在通州安个家。
程玉没法跟他一起努力,家中的父母弟妹需要她。
现在的程玉仍然单身。
周日的黄昏,程玉一个人去长安街附近转悠,她站在高大巍峨的天安门城楼前,落日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她觉得自己好小好小。
长相姣好、身材高挑的何婧之所以会成为程序媛,是因为她小时候看过一篇描写格蕾丝·霍波的传记,年幼的何婧被书中的女主人公给深深地震撼到了。何婧将她视为偶像,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像她一样用技术去改变世界。
于是何婧大学填志愿的时候不顾父母的反对报考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去了北京一家知名的IT企业,开始了她的编程之路。
在男多女少的办公室里,何婧成了热捧的对象,每逢她遇到不会的地方,不等她开口,就有好几个男同事主动凑上来热情地为她答疑解惑。他们对她有几分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式的想法。
但是貌美能干的女程序员一般不会嫁给同行,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护士不会嫁给医生一样,她们嫁的多是军队干部。
何婧嫁的不是干部,是领导,一家企业的CEO。
何婧最终没能凭借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来改变世界。公司领导看中了她出众的外在条件和出色的沟通交流能力,把她转成了销售。销售总监亲自培养她,每次去外面谈业务几乎都要把她带在身边,何婧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客户抛过来的问题难不倒她,她成了总监的得力助手。
后来何婧升做了销售经理,总监放心地让她独立与客户对接。何婧敲代码的日子成为了历史。
有一次,何婧与一家客户的公司的负责人洽谈业务,对方是个年轻有为的男青年,男青年爱慕何婧的美丽大方和干练,何婧则欣赏男青年的不凡气度。
一来二去,男青年把何婧发展成了他的恋人。
男青年在四环边上有套两居室,两人去年年底完的婚。
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容身之所,在偌大的北京城里便有了底气。何婧在北京活得很有底气,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跟前面两位程序媛比起来,蒲丽丽的家境不算好也不算差,她的个子不算高也不算矮,她是一名长相平平、代码水准平平的女码农。
为什么芸芸众生之中的蒲丽丽会成为女码农?
事情还得从她的男友王大山说起。
蒲丽丽和王大山在大学时就谈起了恋爱,两人是同班同学,也是老乡。毕业后,签在了同一家公司。
天天对着钢铁和锅炉、和工人打交道的王大山烦腻了,他想逃离。
蒲丽丽劝男友:“认命吧!谁叫当初咱们报考专业的时候没擦亮两眼呢!”
王大山不认命,他辞职别过女友只身去了北京。
王大山报了培训班。
王大山在中关村找到了新工作——敲代码。
王大山每天晚上和蒲丽丽的视频快要结束时,总要对女友说:“转行来北京吧,看看我,薪水翻了几番!”
蒲丽丽到底去了北京。不是因为薪水的诱惑,而是她舍不得自己的男友。
王大山给她报了前端开发,几个月后,蒲丽丽稀里糊涂地毕了业,然后稀里糊涂地入了职。那时互联网大热,北京到处都是机会。
蒲丽丽每天挤在地铁里上下班,她对王大山说:“北京的人真是多啊!”
王大山回应她:“那是!这是首都,咱老家没法比!”
“我还是想回老家。”
“回老家能干啥?那儿可没互联网企业,他们连‘区域块’和‘大数据’是啥都不知道呢!难道你要回去继续炼钢吗?”
蒲丽丽不愿意再回到以前的行业,她留在了北京。她要陪着王大山。
蒲丽丽和王大山挤在一间出租屋里,她觉着自己过得很幸福。
声明:本故事属虚构。
#欢迎来留言#
作为程序媛,你是否曾想放弃敲代码呢?
欢迎说出你的故事哦!
四大项目,挑战Python全栈工程师?
https://edu.csdn.net/topic/python115?utm_source=cxrs_bw
热 文 推 荐
☞从培训机构出来的程序员,后来都怎么样了? | 程序员有话说
☞他修过车、杀过鱼,最终进入阿里巴巴打造 9 个本地版支付宝!
☞跨界打击, 23秒绝杀700智能合约! 41岁遗传学博士研究一年,给谷歌祭出秘密杀器!
☞90后美女学霸传奇人生:出身清华姚班,成斯坦福AI实验室负责人高徒
print_r('点个好看吧!');
var_dump('点个好看吧!');
NSLog(@"点个好看吧!");
System.out.println("点个好看吧!");
console.log("点个好看吧!");
print("点个好看吧!");
printf("点个好看吧!\n");
cout << "点个好看吧!" << endl;
Console.WriteLine("点个好看吧!");
fmt.Println("点个好看吧!");
Response.Write("点个好看吧!");
alert("点个好看吧!")
echo "点个好看吧!"
点击“阅读原文”,输入关键词,即可搜索您想要的文章!
喜欢就点击“好看”吧



【新智元导读】美国 Z 世代表示:因为 ChatGPT,大学文凭已经变成一张废纸!纯属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刚刚出炉的调查显示,同意此观点的年轻人已经达到了 49%。而哥大退学网红等 00 后创业明星的故事,更是让美国人对大学教育完全祛魅了。
摊牌了,不装了,美国的 Z 时代已经对上大学彻底不耐烦了。
现在,他们喊出这样的宣言:有了 ChatGPT,大学文凭已经彻底成了一张废纸!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四年的课程,数千美元的学费,换来一张新鲜出炉的文凭。多少人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如今意义已彻底被 AI 消解?
可怕的是,这么想的人,并不在少数。
全新的 Indeed 报告显示,已经有 49% 的 Z 世代求职者认为,AI 让自己的大学教育在求职市场上失去了价值。
既然有 ChatGPT,何必辛苦读书?
AI 给职场带来的这股飓风潮流,短期内不会扭转。
企业们用起 AI 的速度极其迅猛,对于这一点,年轻员工(尤其是新鲜出炉的大学毕业生),感受得尤为强烈。
这份 Indeed 报告由哈里斯民调公司发起,总共调查了 772 名至少拥有副学士学位的美国员工和求职者。
调查结果显示,代际差异极为明显。
相比于老一辈,年轻的求职者更觉得 AI 使他们的技能和教育毫无用处。
其实真的不怪他们这么想,因为如今大学学位已经在招聘中已经迅速失去优势。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取消了四年制学位的要求。
前一阵的小红书中美网友对账,已经让我们了解到美国人为拿到一个本科学位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公开数据显示,美国已有 4500 万人背负了高达 1.8 万亿美元的学生贷款债务,平均要 20 年左右才能还清,甚至有人直到退休都还在还贷。
而美国大学的学费,说出来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UC 伯克利这样的公立大学,每年学费高达 13,146-47,346 美元。而一些私立大学,尤其是排名 TOP 的顶尖学府,学费就更是令人望尘莫及了,至少达到 6.6 万美元。
难怪在 Z 世代看来,上大学如今完全是一项糟糕的投资。
美国的求职市场上,这种态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雇主不仅在寻找有着华丽文凭的人,更在寻找懂得如何与机器合作的人。
谁不会用 AI,毫无疑问会被职场抛弃。
像微软和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已经推出了公共培训工具,培养员工适应 AI 的能力。
在线教育平台 O’Reilly 的报告也显示,去年对 AI 学习工具的需求激增,参加机器学习、提示词工程和其他小众技能课程的专业人士数量,足足增长了 4 倍。
许多 Z 世代毕业生,年纪轻轻就已经背负了巨额的学生债务。
面对如今这个大学学位已经被编码训练营和聊天机器人的技能所超越的就业市场,他们真的不得不重新思考了。
Z 世代的同龄人:辍学创业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
而一个个同龄人从名校辍学、下场创业后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更是挑拨着这群年轻人的神经。
就在昨天,全美的社交媒体都被这个消息刷屏了——
因为开发 AI 面试作弊工具而被哥大退学的网红哥 Roy Lee,已经华丽丽地拿下了 530 万美元融资。
他的初创公司 Cluely,Abstract Ventures 和 Susa Ventures 都投了。
这次,小哥的新公司又祭出一个新产品——欺骗一切的 AI,妥妥的「黑镜」即视感。
跟心仪的女生约会时,可以用这个工具给自己对话建议,靠 AI 的智慧赢得女神的芳心。
此前,Roy Lee 的理念就是:「书也不读了,ChatGPT 也不用了,我来教你们用 AI 直接拿 Offer 吧!」
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不仅没有得到所谓的「惩罚」,反而还收获了巨额财富——Roy Lee 公司营收直接破纪录,第二个月运营收入为 22.85 万美元,利润为 22.4 万美元。
对于过去习惯「按部就班」的人来说,这个理念实在是太冲击了。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一位 00 后退学哈佛,投身 AI 创业,打造了 AI 招聘初创公司 Mercor。
仅用 24 个月,他们就把公司打造成百亿级独角兽。现在,公司已经完成了 1 亿美元 B 轮融资,估值已达到 20 亿美元。
其实,Mercor 就是利用 LLM 来评估候选人的职位匹配平台。现在,它匹配的候选人已经超过了 30 万名,进行的面试超过了 10 万场。
因为猎头的费用是向客户按小时收取的,还拥有 OpenAI 这类大客户,Mercor 的收入也是一路狂飙。
到去年 9 月,Mercor 的月环比增长率就达到了 50%,年化收入达到了数千万美元。
目前,公司的年化收入(ARR)已达 7500 万美元。
还有两位 00 后 Dawson Chen 和 Ethan Hou,已经分别从耶鲁大学和伯克利大学退学。
他们共同创办的 Martin AI,已经拿下了百万美元的融资。
![]() | ![]() |
他们开发的 AI 助手,采用了一种独创的自定义记忆架构,可以让我们在手机上管理日程、处理电话通讯、撰写邮件等,只要发个语音,它就能一条龙安排。
因为正值硅谷大佬集体押注 AI 智能体之际,Martin 获得了 Pioneer Fund、FoundersX Ventures 等众多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的青睐。
CEO Dawson Chen 甚至表示,「尽管 OpenAI 和谷歌资源雄厚,但他们行动保守、顾虑重重。相比之下,我们精干高效,决策迅速,能快速推出产品」。
其实,如此多 00 后创业成功的故事,也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 Mark Mccrindle 的定义,Z 世代通常指 1997 - 2012 年出生的一代。而他们,或许是所有世代中天然最接近技术的一代。
2007 年,乔布斯推出 iPhone 时,最年长的 Z 世代也只有 10 岁。
2025 年,ChatGPT 周活达到 5 亿时,最年轻的 Z 世代也许还没有小学毕业,最年长也许还在攻读博士。
可以说,Z 世代是第一代真正的「数字原住民」,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被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高速互联网所包围的环境中。
因此,他们天然就能拥抱 AI。对 AI 工具的接受速度和热情,也远远超过学校和雇主提供的正式培训和指导体系。
美国的学历要求,正在消失?
与此同时,美国招聘市场对学历的要求也正在消失。
在过去五年中,要求至少拥有大学学位的美国招聘信息比例,从 20.4% 降低至 17.8%。
在全球最大的求职网站 Indeed 上,截至 2024 年 1 月,52% 的招聘信息都没有再提及任何正式的学历要求。在 47 个职业领域中,有 41 个(87%)过去五年里放宽了学历要求。
虽然在需要大量高等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医疗和工程领域,学历要求不可能完全放宽,但总体而言,种种变化为没有四年本科学位的美国人带来了重大机遇。
这样的人群,在美国总人口中占到了 2/3。
无「正式教育要求」岗位增加
Indeed 的数据表明,不要求「正式学历」的职位比例从 2019 年的 48% 增加到 2024 年初的 52%。
与此同时,在需要学历的招聘中,学士或以上学位的要求下降幅度最大(下降 2.6%)。
如果仔细分析,雇主放弃正式教育的原因中,并不都是因为受到 AI 的冲击。
首先是一些「众所周知」的岗位,最明显的一点是该岗位不需要「学历」,比如对医生行业来说,广泛的医学培训和住院医师培训更为重要。
工程及其他 STEM 领域,包括数学和软件开发,是 2024 年 1 月要求最高教育水平的行业之一。
工业工程位居首位,65.1% 的招聘信息明确要求或偏好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
对比之下,驾驶类职业仅有 0.3% 的招聘信息明确要求或偏好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清洁与卫生(0.6%)以及食品准备与服务(1.3%)等类别的教育要求最低。
而项目管理工作则体现出了要求的重大转变。
在 2024 年 1 月,这类招聘信息中要求至少拥有学士学位的比例为 58.1%,较 2019 年 1 月的 67.3% 下降了 9.2 个百分点。
越能被 AI 替代,风险越大:蓝领更安全?
Hiring Lab 分析了超过 5500 万个美国招聘信息中的技能要求后发现:如果一个技能中有较高比例可以被 GenAI「很好」或「优秀」地完成,这个职位被认为有更高的潜在变化风险。
分析表明,知识型工作者和技术类别(包括软件开发、IT 运营与服务台、信息设计与文档)对 GenAI 的要求是最高的。
而在许多手工操作型和面对面工作的岗位,如驾驶、儿童保育、美容和健康、清洁卫生、零售等行业,则风险更低。
总之,AI 的出现已经开始改变就业市场,一纸学历不再那么迫切,没有大学学位的人士将拥有新的机会。
在国内,学历与就业竞争力依然呈正相关
当然,反观国内就会发现:就业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并没有因为 AI 受到剧烈的冲击。
并且与 AI 相关的岗位,比如算法工程师,对于学历的要求反而进一步提高。
1. 计算机软件行业应届生职位最多,同比增长近 180%
从猎聘平台一季度校招应届生职位分布的行业 TOP5 来看,计算机软件、电子 / 半导体 / 集成电路、互联网位居前三;机械 / 设备、整车制造排名第四、第五。
其中,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增长最多,分别为 179.79%、53.81%。
在校招应届生职位的最急需岗位的 TOP 5 中,前三为销售工程师、实施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第四、第五为人力资源专员 / 助理、销售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算法工程师的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 87.89%,进一步说明 AI 研发正在成为企业重点投入方向。
2. 校招应届生职位对高学历需求增多,硕博学历需求同比增长超 40%
从校招应届生职位对学历的要求来看,本科仍是主流占比 63.55%。
硕博学历需求则同比增长 41.46%,其中博士、硕士学历需求增长率为分别为 48%、13.18%。
与此同时,应届生职位对大专以下的学历需求锐减。
这表明在校招中,学历层次与就业竞争力呈现显著正相关,用人单位的筛选机制正在加速向「优中选优」转变。
作为人才评价的显性指标,学历在简历筛选这一关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内对高端人才需求大幅增强
对于高端人才,AI 并没有减弱他们的竞争力,反而是一种加成。掌握 AI 能力的高端人才愈发显得「珍稀」。
在猎聘平台,一季度企业发起的猎头交付职位同比增长为 65.34%。
其中,位居前五的行业是机械 / 制造、IT / 互联网 / 游戏、电子 / 通信 / 半导体、能源 / 化工 / 环保、交通 / 物流 / 贸易 / 零售。
从猎头交付职位的同比增长来看,也是这五个行业领先,同比增长均超 80%,其中机械 / 制造、IT / 互联网 / 游戏同比增长都超过了 100%,分别为 192.86%、113.51%。
AI+、人机交互、具身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机械和制造业。
相比于离技术本身就近的 IT 互联网行业,在 AI 的叙事革命下,不论是传统的机械制造,还是先进的电子通信,甚至包括能源、化工、交通、物流等底层支柱行业,都在渴望 AI 人才。
与此同时,站在 AI 技术浪潮之巅的算法工程师成为更香的「香饽饽」。
在 AI 行业的热招职能 TOP5 中,算法工程师、销售经理 / 主管、产品经理、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开发位居前五。
算法工程师是 AI 行业最核心技术岗位之一,在行业技术人才较为紧缺的情况下,其需求量更为旺盛。
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年内,谁不及时拥抱 AI,就有可能被淘汰。
对于从事知识类工作的人来说,更是尤其如此。
参考资料: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