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 热门 推荐

  • 首页
  • 最新
  • 热门
  • 推荐

关于产品/模块需求的博弈

  • 25-02-20 11:40
  • 3366
  • 8180
blog.csdn.net

关于产品/模块需求的博弈

  • 1. 源由
  • 2. 分析
    • 2.1 需求来源
    • 2.2 需求博弈
    • 2.3 关键问题
  • 3. 实际情况

1. 源由

很多时候,企业在需求分析的时候,经常出现所谓的需求不清,进而导致需求变更频繁,最后形成一种需求怪圈,结果就是开发周期长,产品不满足实际需求等。

为什么会这么卷,通常是这几个岗位职责在相互竞争、博弈:

  • 市场销售:客户导向,用户需求描述
  • 产品经理:产品导向,产品规格描述
  • 开发人员:开发导向,技术规格描述

根源问题通常在于这些岗位上面的一个协调和统筹岗位,因为这个岗位无法很好的拉通:用户需求、产品规格、技术规格。

2. 分析

注1:大企业“卷”很正常,只要这个大轮子能滚动起来,效益还是会有的,只不过存在一些冗余人员而已。
注2:体系会解决很多问题,同时带来更多体系自身的问题。这个是另一个话题,我们侧重注重高绩效的微小型企业。

2.1 需求来源

大体上认为,有以下几个层级的产品需求:

  1. 系统级:由多个产品组成系统,完成某种功能。
  2. 产品级:单一产品或者标准化产品,完成某种功能。
  3. 模块级:标准化/规范化接口,完成部分功能,配套其他产品。

注3:一般只有大公司或者研发组织上规模的企业才会有解决方案,因此系统不是微小型企业考虑的主要产品需求。

虽然微小型企业的产品并非系统级的,但是当今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虽然产品不是系统级,但是产品运行在系统中,那就需要分析了。

接下来谈下需求的来源,通常来说:

  1. 用户需求:客户需要解决问题的综合归纳
  2. 市场需求:整个市场有类似客户需求的总和归纳
  3. 解决方案:解决市场需求拟给出系统级技术规格要求及功能定义
  4. 产品需求:解决解决方案拟给出产品级技术规格要求及功能定义
  5. 模块需求:解决产品需求拟给出模块级技术规格要求及功能定义

上面给出的需求递进关系适用于大部分需求分解过程,小系统或者单品产品,不需要这么复杂,可能就会弱化解决方案这个过程。

注4:这里重点突出用户需求,市场需求MRD不仅仅是客户需求,还有更多市场,行业方面的咨询,以及市场容量(存量、预期)等方面的信息。

2.2 需求博弈

  • 市场销售:客户导向,用户需求描述 //市场人员对产品理解不深
  • 产品经理:产品导向,产品规格描述 //产品经理对技术不熟悉
  • 研发人员:开发导向,技术规格描述 //开发人员对研发理解片面

需求主要来源于市场,而市场销售人员通常更注重销售,签单业绩。外加当前社会人员流动变化很快,对产品应用的理解通常是不足的。
当产品经理,强调开发进度,缺乏对产品技术理解时,通常称为了所谓的"schdule PM",成为了所谓的团队“监工”,反而与开发团队距离更远。
研发人员只管门前“一亩三分地”,缺少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缺乏对整个产品研发以及团队协作概念时,尝尝使用一些技术壁垒来沟通技术需求。

2.3 关键问题

万事开头难,难在整体的把控和分析。不管是微小型企业或者是大企业,都需要对需求进行一个缩放的把控。

  1. “放”用户需求:将用户需求进行一个“放”的动作,尽量完备整理、归纳、记录。 //交付件,用户需求列表
  2. “放”市场需求:在相似用户群体上,进行一个“放”的动作,收集一个需求集体的用户需求。 //交付件,用户需求列表+客户
  3. “缩”解决方案:在市场需求基础上进行系统级规划,形成系统级技术需求:技术规格和功能定义。
  4. “缩”产品需求:在解决方案基础上进行产品级规划,形成产品级技术需求:技术规格和功能定义。
  5. “缩”模块需求:在产品需求基础上进行模块级规划,形成模块级技术需求:技术规格和功能定义。

注5:这里的“缩”就是层层收敛,突出重点,完成主要功能,满足技术规格。

而这件事情,有能力拉通处理的人就是至关重要的岗位,需要具备:

  1. 从用户角度思考,解决应用问题;
  2. 从业务角度考虑,领域涉及的用户体量、行业发展、竞争对手、完整的用户需求;
  3. 从技术角度考虑,整体方案和技术架构,进而进行系统级规格功能定义;
  4. 从产品/模块角度,对产品进行功能面的切割和定义;

综上所述,需要具备细致的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行业领域信息和资源整合的经验;具有系统级顶层设计和产品分解能力;在产品面具备强有力的执行力和落地能力。

3. 实际情况

鉴于每个公司组织结构以及岗位职能的差异,不做过多的岗位抬头的解说。

微小型企业通常有一个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缺乏资源

这个根源问题是否能够很好的解决,完全取决于老板。请注意,这里所谈到的“取决于老板”是指决策(用人,做事等)。

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于以下几个点:

  1. 因果论是否明确?
  2. 资源是否充足?
  3. 时机是否切当?

为什么微小型企业能成功,无非是占了上述一些关键点:或许做足了功课,或许资源充足(砸出一个市场),或许碰到了好时机(只要风大,猪也能飞),或许或多或少兼而有之。

企业的成功并非易事,持续的成功更加难能可贵。

在这条道路上,无非是用好手中的资源,适时适地的增加不断成功的筹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注:本文转载自blog.csdn.net的lida2003的文章"https://blog.csdn.net/lida2003/article/details/13698229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博客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和回复 注册

/ 登录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回复评论:

分类栏目

后端 (14832) 前端 (14280) 移动开发 (3760) 编程语言 (3851) Java (3904) Python (3298) 人工智能 (10119) AIGC (2810) 大数据 (3499) 数据库 (3945) 数据结构与算法 (3757) 音视频 (2669) 云原生 (3145) 云平台 (2965) 前沿技术 (2993) 开源 (2160) 小程序 (2860) 运维 (2533) 服务器 (2698) 操作系统 (2325) 硬件开发 (2492) 嵌入式 (2955) 微软技术 (2769) 软件工程 (2056) 测试 (2865) 网络空间安全 (2948) 网络与通信 (2797) 用户体验设计 (2592) 学习和成长 (2593) 搜索 (2744) 开发工具 (7108) 游戏 (2829) HarmonyOS (2935) 区块链 (2782) 数学 (3112) 3C硬件 (2759) 资讯 (2909) Android (4709) iOS (1850) 代码人生 (3043) 阅读 (2841)

热门文章

101
推荐
关于我们 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5 蚁人论坛 (iY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