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yield关键字方法详解
yield 就是保存当前程序执行状态。你用 for 循环的时候,每次取一个元素的时候就会计算一次。用 yield 的函数 叫 generator,和 iterator 一样,它的好处是不用一次计算所有元素,而是用一次算一次,可以节省很多空间。generator 每次计算需要上一次计算结果,所以用 yield,否则一 return,上次计算结果就没了。
yield可以简单理解为return操作,但和return又有很大的区别,执行完return,当前函数就终止了,函数内部的所有数据,所占的内存空间,全部都没有了。而yield在返回数据的同时,还保存了当前的执行内容,当你再一次调用这个函数时,他会找到你在此函数中的yield关键字,然后从yield的下一句开始执行。
当有多个返回值时,用 return 全部一起返回了,需要单个逐一返回时可以用 yield。
带有yield的函数在Python中被称之为generator(生成器),也就是说,当你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函数内部的代码并不立即执行 ,这个函数只是返回一个生成器(Generator Iterator)。
- 代码执行到 yield 会暂停,然后把结果返回出去,下次启动生成器会在暂停的位置继续往下执行
- 生成器如果把数据生成完成,再次获取生成器中的下一个数据会抛出一个StopIteration 异常,表示停止迭代异常
- while 循环内部没有处理异常操作,需要手动添加处理异常操作
- for 循环内部自动处理了停止迭代异常,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推荐大家使用。
- 函数中含有多个yield关键字:一次只能返回一个,多个yield关键字返回的内容轮流一次返回
1 什么是yield函数?
Python中yield函数是一个生成器(generator),可用于迭代;在函数中yield类似于return,不同的是,yield返回一个return的值并且记住这个返回值的位置,下次迭代就从记住的这个位置开始,并且下一次迭代时,从上一次迭代遇到的yield后面的代码开始执行。
2 yield函数的特点及用法。
yield函数的优点在于它可迭代,但又不直接生成返回值,如果采用return来返回值,就会直接生成返回值;如果返回的值,或者迭代的数据太大,都会使得内存消耗过大;yield函数就会很好的减少内存的消耗,但是它只可读取一次。带有yield的函数不仅仅可以用于for循环,还可以用于函数的参数,例如:
#用于for循环
def yields(n):
print('yield用法:')
while n<10:
n+=1
yield n
return 'pass'
c=yields(0)
print(next(c))
print(next(c))
print(next(c))
输出:
1
2
3
#用于函数的参数
def a():
print('aaa')
p = yield '123'
print('bbb')
k = yield '234'
r = a()
print(next(r))
输出:
aaa
12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思考一下如果将用于函数参数的yield再增加一个输出next()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def a():
print('aaa')
p = yield '123'
print('bbb')
k = yield '234'
r = a()
print(next(r))
print(next(r))
输出:
aaa
123
bbb
23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由以上代码以及运行结果不难发现,每一个next返回值,都会在执行到yield函数后暂停生成,下一次next返回值则会继续从上一个暂停的位置执行,这也是yield函数的特点与用法。
3 send()与next()用法的异同。
next()函数可以不断打印yield生成器的值;
send()函数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携带参数,并修改上一个表达式的值,同时用法也与next()有很多相同之处;
3.1相同点
相同点在于,当send()所携带的参数为None(即未携带任何参数)时,用法与next()一模一样,都仅仅是来打印yield生成器的值。
3.2 不同点
不同点在于当send()所携带的参数时,就会将所带参数赋值给上一个表达式;实例:
def a():
print('send():')
i = yield 123
print(i)
if i==234:
print("send传入的参数为234")
k = yield 345
print(k)
r=a()
next(r)
r.send(234)
输出:
send():
234
Send传入的参数为23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分析:首先执行next®,当第一次遇见yield跳出输出send():;然后执行r.send(234),send()直接将234参数传给i中并从yield位置继续执行,输出i,值为234,然后输出if条件语句,当执行到下一个yield时,也就是k=yield 345时,跳出。
注意:yield的第一次执行一定为next®或者r.send(None)。
4 总结
该文从介绍yield函数入手,主要为大家讲述了yield函数的用法及其特点,利用实例区分了next()和send()在打印生成器方法的异同,有助于大家更快的掌握yield函数的用法。

个人简介:某不知名博主,致力于全栈领域的优质博客分享 | 用最优质的内容带来最舒适的阅读体验!文末获取免费IT学习资料!
🍅 文末获取更多信息 🍅 👇🏻 精彩专栏推荐订阅收藏 👇🏻
class="table-box">
专栏系列 | 直达链接 | 相关介绍 |
---|---|---|
书籍分享 | 点我跳转 | 书籍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IT从业者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不定期更新IT图书,并在评论区抽取随机粉丝,书籍免费包邮到家 |
AI前沿 | 点我跳转 |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分析。通过深入解读前沿技术、案例研究和行业动向,为读者带来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的洞察和启发。 |
Elasticsearch | 点我跳转 | 详解 Elasticsearch 搜索和数据分析引擎 |
科技前沿 | 点我跳转 | 本档是关于科技和互联网的专栏,旨在为读者提供有趣、有用、有深度的科技资讯和思考。从多个角度探讨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科技趋势、产品评测、技术解读、行业观察、创业故事等内容。希望通过本栏,与读者分享科技的魅力和思考,让科技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
Java之光 | 点我跳转 | 本栏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Java编程世界的种种奥秘。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开发者,这里都将为你提供丰富的Java知识和实用的编程技巧。 |
Linux学习日志 | 点我跳转 | 本专栏致力于探索Linux操作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知识、系统管理、网络配置、安全性等。通过深入浅出的文章和实践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提高系统管理和开发技能。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Linux用户,都能在本专栏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和解决方案。 |
MySQL之旅 | 点我跳转 | 专栏将带领读者进入MySQL数据库的世界,探索其强大的功能和应用。我们将深入探讨MySQL的基本概念、SQL语言的应用、数据库设计与优化、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实践操作。 |
精通Python百日计划 | 点我跳转 | 我们将引领你踏上一段为期100天的编程之旅,逐步深入了解和掌握Python编程语言。无论你是编程新手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这个专栏都会为你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学习路径,帮助你在短短100天内成为Python高手。 |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